须菩提,能随顺世间,行大忍辱,对任何一个人,都无恼无诤,这就是由于他通达空性的缘故 。
佛陀知道须菩提有这样的修行后,很是欢喜高兴,有一次曾在金刚般若法会上称赞他道:“须菩提!在我的弟子中,修行能到你这种程度,算是很难的了 。你已证得无诤三昧,这是人中最为第一,我为你恭喜,你已经是第一的离欲阿罗汉!”
须菩提听到佛陀的称赞,心中非常欢喜又感激,但又像是不敢当似的 。他合十顶礼说道:“佛陀!您对我们布施慈悲爱语,给我们鼓励,我是满腔诉不尽的感激之情 。佛陀!您说我是人中最为第一,是第一离欲阿罗汉,但是,我绝不做如此想,假若我有这样的想法,就代表我执还没有断除,终日还是沉在有得有证的法执之中,佛陀!我没有这样想,也没有这样行,以无生无为的缘故,佛陀才对我说这样的爱语美词 。其实,像舍利弗尊者、目犍连尊者,他们才是真正的离欲阿罗汉!”
很谦虚而又善于言词的须菩提,从他的说话中,就可以知道他是一位证得圣果的阿罗汉了 。
阿罗汉
梵语arhat,巴利语arahant 。为声闻四果之一,如来十号之一 。
又作阿卢汉、阿罗诃、阿啰呵、阿黎呵、遏啰曷帝 。略称罗汉、啰呵 。意译应、应供、应真、杀贼、不生、无生、无学、真人 。指断尽三界见、思之惑,证得尽智,而堪受世间大供养之圣者 。此果位通于大、小二乘,然一般皆作狭义之解释,专指小乘佛教中所得之最高果位而言 。
若广义言之,则泛指大、小乘佛教中之最高果位 。据成唯识论卷三载,阿罗汉通摄三乘之无学果位,故为佛之异名,亦即如来十号之一 。另据俱舍论卷二十四举出,阿罗汉乃声闻四果(四沙门果)之一,为小乘之极果 。可分为二种,即:
(一)阿罗汉向,指尚在修行阶段,而趋向于阿罗汉果者 。
(二)阿罗汉果,指断尽一切烦恼,得尽智而受世间大供养之圣者 。证入此果位者,四智圆融无碍而无法可学,故称无学、无学果、无学位;若再完成无学正见乃至无学正定之八圣道,以及无学解脱、无学正智等十种无漏法,则称为十无学支 。关于阿罗汉之语义,据大智度论卷三、大乘义章卷十七本、翻译名义集卷一、卷二等举出杀贼、不生、应供三义,称为阿罗汉三义,为自古以来最常见之说 。
即:
(一)杀贼,贼,指见、思之惑 。阿罗汉能断除三界见、思之惑,故称杀贼 。
(二)不生,即无生 。阿罗汉证入涅槃,而不复受生于三界中,故称不生 。
(三)应供,阿罗汉得漏尽,断除一切烦恼,应受人天之供养,故称应供 。梵语arhan,为梵语arhat(阿罗汉)之单数主格,意译受供养、受尊敬,故上述三义中,以应供一义较为适切 。此外,慧远于大乘义章卷二十末亦以应化一切众生、断尽诸惑等四义解释阿罗汉 。又善见律毗婆沙卷四则举出打坏三界车辐、远离一切恶业、无覆藏等五种阿罗汉之释义 。
另就阿罗汉之种类而论,声闻四果中之阿罗汉,依其根性利钝之差别,可分为六种 。据杂阿毗昙心论卷五、俱舍论卷二十五等所举,
即:
(一)退法阿罗汉,又作退相阿罗汉,指遭遇小恶缘即容易退失所得之果位者 。
(二)思法阿罗汉,又作死相阿罗汉,指由于忧惧退失果位而思自害者 。
(三)护法阿罗汉,又作守相阿罗汉,指能守护而不致退失果位者 。
(四)安住法阿罗汉,又作住相阿罗汉,指不退亦不进,而安住于果位者 。
(五)堪达法阿罗汉,又作可进相阿罗汉,指能迅速精进,而达于不动法者 。
(六)不动法阿罗汉,又作不坏相阿罗汉,指永不退失所得之法者 。
- 蒙古军团最难对付的竟是南宋:真实的南宋灭亡史
- 揭秘三国司马懿竟然是被吓死的
- 揭秘武则天是谁的老婆?武则天有几个男宠
- 宋朝匈奴是什么民族 匈奴是什么民族
- 棕色瞳孔的人性格 棕色瞳孔
- 美国的时区是严格按经线划分的吗?还是按州界划分的?
- 液晶显示器闪烁是什么原因 液晶显示器闪烁
- 汽车suv车型,什么是suv车型
- 沈阳人喜欢吃什么主食,美国人的主食是什么
- 沃洛维茨,斯科特·麦克洛维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