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搞亡了明朝?东林党君子疯狂偷税漏税

经济观察网 特约作者 图门巴雅尔 1644年农历甲申年三月,闯王李自成的大军攻破北京,三十五岁的崇祯皇帝让太监敲响紧急状态下召集官兵勤王的大钟 。可平时那些在朝廷上慷慨激昂的东林党,无一人出现,早就作鸟兽散了 。只有太监王承恩陪在旁边 。真正成了孤家寡人吊死在紫禁城北面煤山一棵槐树上 。

网络配图
崇祯吊死的时候,太监的评价是“若魏忠贤还在,天下本不会如此的 。”文官的评价是:“独夫授首,何足道哉!”
崇祯皇帝对东林党的遗恨:朕非亡国之君,诸臣尽为亡国之臣 。
可惜,崇祯到死的时候才发现东林党“偷税漏税”的真面目
在明朝后期有一个“怪现象”——任何国家加强对私人经济活动控制的政策,任何国家试图增加工商业税收的行为,都必然遭到他们在朝廷的利益代言人——东林党坚决一致的抵制排斥,而且这样的抵制活动,几乎无一例外的获得了成功,而且这样的成功进一步让他们相信自己的正确性 。“不与民争利,藏富于民”几乎成了他们无往而不胜的理论法宝,“农本商末”在他们那里的意思仅仅是你国家要打就只能打农业的主意,你要增加农业赋税,可以商量,你如果想要增加工商业税收,那就休想!“不言利,只言义”,那都是对国家政府,对皇帝说的话,意思是你政府,你皇帝只要说说义就可以了,来说利就不好,就不光彩!
明代的财政在万历之前以农业税为主 。而张居正改革重在税收,重点从征收收农业税,转移到征收工商业的税收 。这自然大大触动了江南的工商利益集团,在这个背景下,东林党开始形成 。
张居正一死,他们就废除这个税收制度 。想逃税,没那么容易!万历皇帝心知继续征收微薄的农业税,不但国库不够用,而且农民也无法忍受 。万历仍想方设法从江南的资本家中收入税收 。由于管理外库的的户部不接受工商税,只收农业税,万历便把工商税收到内库 。这就是所谓的万历贪财之迷 。而实际上,万历三大征所用的钱,正是内库的工商税 。
通过“廷击”、“红丸”、“移宫”三案的精彩演出,东林党终于在万历死后第一次把持了朝政 。他们马上逼迫泰昌废除了各项工商税收 。当时中国各地区的发展及不平衡 。江南工商发达,而几乎不用交什么税 。北方各省的农民则难以忍受高高的税收,一遇到天灾更是食不果腹 。
正当北方农民水深火热之时,江南的行商坐贾们又是怎样一番情景?《金瓶梅》中的西门庆不仅仅是明朝成化以来广泛流行的房中术和性享乐主义风潮下一位虚拟的集大成者,他的故事更是真实再现了晚明江南“市井贩鬻”、“逐末营利”的商业盛景 。从中我们可以窥见其时其地,那些为富不仁者的真实面目 。
西门庆除了正常的经营方式外,还涉嫌偷税漏税 。按照明朝税制,三十税一 。《第八十一回 韩道国拐财远遁汤来保欺主背恩》中,韩道国一万两银子的绸缎货物,应当纳税300多两银子 。但经过税卡时,西门庆启动关系网,用50两银子行贿,得了钱老爷一封人情书信,过税卡时,货物“两箱并一箱,三停只报了两停”,最后货也不验,只交了35两5钱银子,就蒙混过关 。
当然,事后西门庆还要送一份厚礼给钞关 。大概连交税带送礼,只花了100两银子 。来保的货船从南京来,西门庆又用100两银子行贿,备了酒席礼物送给税官谢主事,至少漏税五六百两银子 。——在这里,国家吃了大亏,税官得了小利,获利最大的是西门庆 。
网络配图
然而,辽东战事吃紧,国库空虚 。怎么办!?
正是这种背景下,魏忠贤出现了 。怎么做的,当然是找东林党人交税 。经过几年时间,国库开始又充足起来 。各地开始出现魏忠贤的生祠 。东林党怎么坐得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