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河南省西平县,考古学家们发现了大量古人炼铁的遗迹 。2000多年前,这一带是韩国的冶铁中心,铁器生产在当时已有一定规模 。令人费解的是,处于同一时期的秦人,似乎没有跟上时代,兵马俑坑中出土的4万件兵器,几乎全由青铜铸成 。难道中国秦军是一支装备落后的军队吗?司马迁在《史记》中记录了一次著名的谋杀事件 。在秦统一中国前一年,强悍的秦军正准备消灭燕国时,一个叫荆轲的使者带着燕国地图来到秦国,献图投降是假,刺杀秦始皇才是真 。史记上这样描述:刺客荆轲手持匕首,绕柱奔逃的秦始皇企图拔剑还击,三次拔剑而剑竟然不出 。
司马迁解释说,秦始皇的配剑太长了,所以不能及时拔出来 。青铜剑一般都是短剑,它无法做长的原因是青铜材料易折断 。春秋战国时期,最负盛名的越王勾践剑,全长不过55.6厘米 。青铜剑普遍宽而短,60厘米似乎是青铜剑的极限 。这种长度的配剑随手就可以抽出,秦始皇怎么可能因为剑太长而拔不出来呢?对于这个解释,历史学家一直很困惑 。
在消灭了中原六国之后,如何对付剽悍的匈奴骑兵就摆到了秦始皇面前 。当匈奴骑手高速冲锋时,传统的步兵很难抵挡 。从历史记录来看,一种叫弩的远射兵器很可能在当时的战斗中发挥了主导作用 。在兵马俑坑,由于时间太过久远,弩的木制部分已经朽烂,但完整的遗迹仍可以复原当初的秦弩 。与弓不同,秦弩必须用脚蹬,借助全身的力量才能上弦 。专家估计,这种秦弩的射程应该能达到300米,有效杀伤距离在150米之内 。在弩腐烂后留下的痕迹中,考古人员发现了青铜制作的小机械,这些小小的青铜构件就是弩用来发射的扳机 。它的设计得非常精巧,令人不解的是,秦人为什么不把它做得更简单一些呢?
假设一种最简单的方案,制造成本可以大大降低,但是,射手完全靠手指的力量把勒得很紧的弓弦推出勾牙,就要用很大的力气,在击发瞬间,弩肯定会抖动 。今天的射击训练,击发瞬间连呼吸调整不好都有可能影响射击的准确性 。秦军的弩机通过一套灵巧的机械传递,让勾牙在放箭瞬间突然下沉,扣动扳机变得异常轻巧 。这恰恰是弩对弓的优势之一,拉弓要用很大的力气,时间越长,越难控制瞄准的稳定 。在兵马俑坑,出土最多的青铜兵器是箭头,而这些箭头几乎都是三棱形的 。秦军为什么单单选择这种三棱箭头呢?三棱箭头拥有三个锋利的棱角,在击中目标的瞬间,棱的锋刃处就会形成切割力,箭头就能够穿透铠甲,直达人体 。带翼箭头有凶狠的倒刺,但翼面容易受风的影响,使箭头偏离目标 。
秦军的这种三棱箭头取消了翼面,应该使射击更加精准 。专家对这些箭头进行了仔细分析,当检测数据最终摆到桌面上的时候,研究人员确实感到难以置信 。检测结果发现:箭头的三个弧面几乎完全相同,这是一种接近完美的流线型箭头 。这种箭头的轮廓线跟子弹的外形几乎一样,子弹的外形是为了减低飞行过程中的空气阻力,我们有理由推测,秦人设计这种三棱形箭头也是出于同样的目的 。秦人凭经验接近了现代空气动力学的规律,这种古老的箭头是早期飞行器当中的范本,它和今天的子弹一脉相承 。
俑坑中的4万多个三棱箭头,制作极其规整,数以万计的箭头竟是按相同标准铸造的?秦军使用的弩机,由于制作十分标准,它的部件应该可以互换 。在战场上,秦军士兵可以把损坏的弩机中仍旧完好的部件重新拼装使用 。但专家推测:秦人的标准化应该还有更重要的目的 。秦人很可能将优选兵器的技术标准固定,国家再通过法令将这些技术标准发放到所有兵工厂 。秦军兵器制作相当精致,在青铜剑上有三条90多厘米长的棱线,将细长的剑身分成八个面,手工完成这样的表面加工有很大难度 。戈的圆弧部分加工得十分规整,箭头上三个流线型表面也完全对称 。
- 项羽两万楚军战胜章邯四十万秦军,始皇帝的军队不堪一击?
- 价值连城的帝王陪葬品:越王勾践剑举世瞩目兵器
- 冷兵器时代:蒙古古代战争中的女性个个以一当十
- 古代兵器长枪上为何要加一束红缨并非是装饰
- 杀伤力最大的冷兵器排名,古代冷兵器排行
- 青铜葵花:古代铸造技术的瑰宝
- 透过秦兵马俑看长平之战:揭秘40万赵军难敌秦军
- 最强的冷兵器排名,最强 冷兵器
- 青龙偃月刀只是传说:关羽究竟用什么兵器
- 古代战场上最强的五支军队:除了秦军还有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