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说客双雄之张仪奔走四方的战国辩论家

电视剧《芈月传》中的张仪这个形象相对于芈八子和黄歇来说 , 史实的成分更多一些 。这大概是因为张仪的生平在史书中记载较多而且有足够的传奇戏剧性 , 所以编剧对这个人物的故事设计在大的框架上没有太多虚构 , 只是增添了一些细节而已 。本期辽宁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文学博士曹丽芳为你解读《芈月传》中的人物——张仪 。
《史记》:研究张仪生平的基本文献
网络配图
张仪的事迹在汉代以前的史书中有丰富的记录 , 而最系统的则是司马迁的《史记》 。尽管《史记》里也有一些小的误载 , 但毕竟司马迁的时代距战国不远 , 而司马迁又是一位博学而严谨的史学家 , 所以 , 关于张仪的生平经历 , 我们还是得以《史记》为基本文献 , 同时结合后来的出土文物及历史学家们的考证成果 , 才能有个比较清楚的认识 。
《史记·张仪列传》开篇便说:“张仪者 , 魏人也 。始尝与苏秦俱事鬼谷先生 。”这个记载略有不确 。据后来的历史学家考证 , 苏秦的主要政治、外交活动时间要比张仪晚二三十年 , 年岁也比张仪小很多 , 应该属于张仪的晚辈 , 他们不可能同时向鬼谷子学习 。在战国中期活跃的纵横家中 , 张仪是连横之策的首创者 , 与他同时且主张合纵的政治家是公孙衍而不是苏秦 。公孙衍原为秦国大良造 , 张仪入秦后 , 两人不合 , 公孙衍离秦入魏 , 作了魏国的国相 , 遂致力于联络东方各国以对付秦国 。
《史记》中说张仪是魏国人则是正确的 , 据学者们考证 , 张仪的故里就在现在的河南省濮阳市区胡村乡张仪村 。《史记·张仪列传》还记了一段张仪早年在楚国的经历 。张仪到楚国游说 , 曾同楚相一起游宴 , 碰巧楚相的玉璧丢了 , 就怀疑是张仪偷的 , 对他笞辱一番 , 张仪从此对楚国没有好感 , 强秦弱楚成为他终生的奋斗目标 , 但也有历史学家认为这个故事的真实性很值得怀疑 , 原因是战国时期类似的故事被记载得太多 , 且发生在不同的人身上 , 大约属于传说性质 。
魏国:破坏了合纵之约
网络配图
张仪一生的主要功业是帮助秦国推行连横之术 , 破坏东方各国发起的旨在进攻秦国的合纵之策 。具体说来 , 作为纵横家的张仪主要以舌辩为武器以游说诸国 , 一生中的两大战场分别是魏国和楚国 , 他的外交功业也主要是建立在与这两国打交道的过程中 。
张仪于秦惠王五年(公元前333年)入秦 , 此时秦国的主攻对象是三晋和东方各国 , 张仪一来就对秦惠王许诺说他可以破坏东方国家的联盟 , “举赵亡韩 , 臣荆魏 , 亲齐燕 , 以成伯(霸)王之名” , 惠王听了很高兴 , 就留下了他并逐渐对他委以重任 。公元前328年惠王派张仪和公子华出兵攻占魏国的蒲阳(今山西永济县蒲州) , 胜利之后 , 张仪却建议惠王将蒲阳归还给魏国 , 并将公子繇入质于魏以换取魏国更多的领土 。
得到允许后 , 张仪又亲自陪公子繇入魏 , 对魏襄王说既然秦国对魏国如此友好与尊重 , 魏国当然更不可以无礼于秦国 , 趁机说服魏襄王将上郡(今山西榆林东南)十五县和少梁(今陕西韩城县南)划归于秦 , 以为答谢 。秦惠王得了土地 , 认为张仪大有功劳 , 遂擢升他为秦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