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339年,即秦惠文王元年,主导秦国改革变法的商鞅因谋反罪被政府军击杀,尸体被车裂 。
网络配图
作为一个改革者、政治家,商鞅对秦国的强大,可谓功不可没 。商鞅先后于孝公6年(公元前356年)和孝公12年(公元前350年)在秦国主持进行了两次大的变法改革 。变法内容涉及政治、经济、军事等多个方面,与其他各国变法相比,商鞅在秦国实施的变法最为全面、最为彻底也最为成功 。
商鞅变法的效果也极其明显,《战国策》称赞商鞅变法的效果:“期年之后,道不拾遗,民不妄取,兵革强大,诸侯畏惧” 。用今天的话来说,商鞅变法有利于生产力的提高,有利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有利于提高了综合国力 。商鞅变法使一个落后的弱小的秦国,变为一个强国 。为秦后来统一中国奠定了政治、经济、军事基础 。
一代功臣商鞅为什么会死?而且是死得那么惨?车裂,即五马奔尸,是死刑中最残酷的一种 。
一般都要在“太史公曰”中总结人物成败原因的史学大师司马迁,在《史记商君传》中却没有对商鞅死因进行认真梳理总结,只对商鞅做出六个字的负面评价:“天资刻薄少恩” 。
依司马迁的意思,商鞅死于性格 。意思是他为人刻薄少恩,不讲人情,没有朋友,没有人性,所以弄得天怒人怨,一生背负恶名,只有死路一条 。
这也是事实,当时有一个叫赵良的人也曾指出商鞅“刑黥太子之师傅,残伤民以骏刑,是积怨蓄祸也”,劝他早作退路,以避杀身之祸 。但巴布猜想,司马迁先生的这些评价也可能与他个人思想和经历有关 。他生在儒家思想渐成统治地位的汉武帝时代,加之他身体因遭腐刑致残,对讲求霸道、主张严刑峻法的法家极为厌恶 。
商鞅的悲惨结局确实有他的性格因素 。但作为一个政治家,他的命运实际上已经与时代、社会、国家和各方利益相连,性格有时候只是造成他结局的一个因素,甚至不是主要因素 。
【揭秘秦惠文王嬴驷为什么要杀商鞅?】商鞅之死的根本原因在于,他的改革变法触动了秦国宗室贵族集团的利益 。司马迁也说:“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贵族多怨望者 。”
网络配图
我们只要看看商鞅变法对宗室贵族集团的具体损害就可以明白,商鞅对宗室贵族集团利益的损害有多大,感情伤害有多深 。
变法之前,旧贵族的爵位和俸禄是世袭的,世世代代享有政治和经济特权 。但商鞅奖励军功的新法规定,凡是没有建立军功的旧贵族,都要从宗室贵族的簿籍上除名,不许无功受禄 。相反,有军功的平民也可以按军功封爵受赏,成为新贵族 。过去,贵族有封地,自己就是封地中的君主,操生杀大权 。商鞅废除分封制,将贵族封地改设为由国君统一领导的郡、县,大大削弱了宗室贵族的权力 。
商鞅变法的一个核心内容是集权,削弱原来宗室贵族的权力,强化王权 。这种集权符合了秦王的利益,所以才得到秦孝公的全力支持,但却得罪了秦国宗室贵族集团,损害了一大批宗室贵族的利益 。
事实上,随着改革变法的不断深入,商鞅与宗室贵族集团已经成为一对非常尖锐的矛盾 。只是这个矛盾在秦孝公健在时还至于不可调和,有秦孝公的斡旋,矛盾的双方还暂时表现为势均力敌 。然而,秦孝公一死去,这个矛盾就必然发展转化为不可调和 。
由于新君秦惠文王的加入,力量更是在瞬间发生倾斜 。
在秦惠文王看来,商鞅必须死 。商鞅曾经不看当年太子而今国君的面,对太子师傅用刑,这只是一个潜在原因,并不是主要原因 。
主要原因是,商鞅已成为王权与贵族利益冲突的焦点 。在商鞅的改革中,王权得到加强,贵族遭到削弱,贵族们不敢对王权发出不满,但要把这种不满发泄在始作俑者商鞅身上 。商鞅成为贵族的众矢之的,必欲置之死地而后快 。所以,新国君秦惠文王刚刚即位,公子虔之徒就诬告商鞅谋反 。
- 揭秘:三国孙权手下的五大将你知道吗?
- 揭秘唐朝有个皇帝将五姐妹一起纳入后宫
- 揭秘:古人为何会把夫妻称老公老婆
- 揭秘司马相如如何处置与卓文君的感情
- 揭秘:三国猛将张飞真的竟只是一个大老粗吗
- 难以置信:揭秘墓碑自我移动背后的秘密
- 揭秘东汉废太子刘强为何要主动辞去太子之位?
- 揭秘历史上中唐宰相李泌被轻视的原因
- 病尉迟孙立:揭秘显赫权贵孙立家族也被逼上梁山?
- 野史揭秘:安史之乱后为何唐朝难以恢复元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