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李世民一时间又难以挣脱儒家纲常伦理的束缚 。父亲是高高在上的开国皇帝,兄长是名正言顺的太子,有着儿子与弟弟身份的李世民若是觊觎皇位,哪怕想想都是罪过 。当初南征北讨,想着的只是如何打赢战争,荡平群雄 。他在不断取得的胜利中不知不觉地获得了实力、威望与资本,“树大招风”,不知怎么一下子就成了众矢之的 。他真的不想危及父兄与他们争权夺利,但是,他能退回到太原起兵之前的那个年轻单纯的李世民吗?即使抽身引退,可他手下的部众——那些既得利益者也不会答应 。
网络配图
那么,就保持现状好啦!可现实与发展也不允许,当太子李建成与齐王李元吉一旦将他视为不共戴天的头号敌人后,即使他没有半点行动,也难以立身保命 。
李建成曾多次请求李渊诛杀李世民,理由是“谋反” 。李渊一因秦王有平定四海之功,二则难舍父子之情,也就未加理睬;利用父亲不成,李建成就以宴请为名,直接在酒菜中下药,或许李世民心存戒备,才中毒不深,没有危及生命;多次下手不成,李建成就私自招募两千骁勇屯守东宫左右长林门,又从幽州招来三百突厥兵藏在东宫随时应变 。
一般而言,京城除了皇帝的御林军外,是不容许其他军事力量存在的 。李渊虽然知道太子招募部众是为了对付李世民,可他本人的皇位也明显受到了威胁,不得不对李建成大骂一通 。李建成见状,索性一不做二不休,干脆向父亲下手,武装夺权 。结果事情败露,李建成不得不委曲求全,带十余随从向李渊谢罪 。李渊虽然将李建成扣留幕下,但终难改变“立嫡以长”的旧传统,只得下决心出面调解李世民、李建成兄弟俩的矛盾 。
经过一番斡旋,表面看来,兄弟相煎似有所缓和,但内里却奔腾着更为汹涌的波涛 。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唯有通过流血政变方能达到彻底解决 。
李世民手下虽有一班得力干将,但他在长安能够直接调动、控制的军队远比李建成、李元吉要少;加之李渊倾向太子,稍有不慎,李世民无异于以卵击石;而他的夺嫡行为又属大逆不道之举,计划一旦泄露,将处于人皆讨之的不利地位 。因此,李世民只有计划周密、主动进击、一战而胜,才能达到目的;否则,就是自取灭亡 。
面对太子李建成一而再、再而三的谋害与进击,李世民即使没有篡夺之心,也被他逼到了两难选择的尽头——要么束手待毙,要么起而反抗置对手于死地 。除此而外,他已没有第三条路可走 。
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长时间的犹豫与彷徨过后,李世民终于下定了消灭太子李建成的决心,并形成了一个以他为首的政变集团 。
李世民在紧锣密鼓的准备阶段所取得的重要成果,就是收买了李建成身边的得力干将及把守玄武门的禁军将领 。
如果说李世民以前一直处于“被动挨整”的局面,那么,在他做出夺嫡的决心之后,便时时处处居于事件的主动地位了 。过去,他在战场上英姿勃勃、叱咤风云;而今,在复杂的宫廷政治斗争中,也能左右局势举重若轻 。李世民只要抛弃传统伦理观念与道德束缚,将那在战场上曾使强敌闻风丧胆的果敢与谋略施展开来,李建成自然不是他的对手 。
于是,他果断地选择了禁军指挥部——玄武门这一特殊之地,伏击李建成与李元吉 。禁军将领早就被他收买,李世民亲率尉迟敬德、长孙无忌等七十余精骑预先埋伏在玄武门内,单等李建成、李元吉“上钩” 。
政变的过程与结果读者早已知晓,无庸笔者在此饶舌 。李建成与李元吉被杀,其亲信顿作鸟兽散,李世民不必为此担忧 。但是,他将如何面对自己的君王之父,给他一个满意的答复与交代呢?
- 商朝朝代多少年 商朝多少年历史
- 中国历史上女扮男装的现象最早源自哪里
- 历史揭秘:中国清朝拥有的八个亚洲属国
- 慈禧最后嫁给了李鸿章?难怪他为历史背了黑锅
- 中国历史上第一刺客,名气很大,留下一悬念至今未解!
- 历史揭秘:韩信带兵打战为什么总能获胜
- 盘点:人类历史之中的十大超级帝国
- 为什么刚开始的时候李世民很看不上武则天呢?
- 揭密历史:宋太祖为何想要迁都洛阳?
- 揭:三国历史上最不该被埋没的六大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