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卷,范成大,张志和的诗歌特色

【翁卷,范成大,张志和的诗歌特色】1、翁卷翁卷的诗多采取白描的手法,诗风显得较为平易,简约中有一份清淡的韵味,“贵精不求多,得意不恋事”正是他的创作原则 。翁卷不仅擅长写山水诗,由于他生活在社会下层,熟悉民情风俗,因此他也创作出了一些反映和关注现实、同情民生疾苦、揭露社会不合理现象的诗作 。翁卷写诗,有很大程度作为其自己陶冶性情的工具,他的很多作品主要是抒发个人的感受 。2、范成大范成大一度深受江西派的影响,现存的一些早期作品中,可以看到不少语言涩滞、堆垛典故的现象,和一些似禅非禅、似儒非儒的议论 。不过,范成大在学江西诗风的同时,比较广泛地汲取了中晚唐诗歌的风格与技巧,继承了白居易、王建、张籍等诗人新乐府的现实主义精神 。如《乐神曲》等四首,便明言“效王建”,他在博采众长的基础上突破了江西诗风的笼罩 。尤其许多近体诗,委婉清丽中带有峻拔之气,有他自己的特点 。其诗风格轻巧,但好用僻典、佛典 。3、张志和张志和是唐代最早填词并有较大影响的词人之一,他的《渔父词》源于吴地吴歌中的渔歌,他的五首《渔父》词,特别是第一首,词调与意境完全相符,再衬之以美好的自然山水,境高韵远,很有艺术魅力,因此广为传诵 。晚唐释德成39首《渔父拨棹子》中,有36首的句式格律全依张志和《渔父》 。八仙之一的吕洞宾亦有《渔父》词十八首,不仅其句式格律全依张志和《渔父》,并直接运用到道教的术语中 。此后的和凝、欧阳炯、李珣、李煜所作《渔父》,其内容大同小异 。均受张志和《渔父》词的影响 。可见对后世的词人影响之大 。扩展资料人物生平1、翁卷翁卷的生卒时间,有关资料均无记载,乐清人 。康熙《温州府志》记载:“翁卷,一字灵舒,乐清柳川人 。诗名《西岩集》,一名《苇碧轩集》 。”翁卷有两个弟弟,翁卷是老大,二弟叫永年,很多人认为永年是长兄 。翁卷的三弟叫翁仿,可能早年夭折 。翁卷有两个儿子,分别叫翁井和翁隽 。翁卷考功名只参加了一次就放弃了,所以,他一生为了生存,也为了诗歌游走四方,在温州市郊、江西、福建、湖南及江淮等地生活过 。翁卷在江西抚州也住过一段时间 。赵汝的《南宋群贤小集》中,有一首诗《翁灵舒客临川经从访之不遇闻过村居》 。诗人翁卷隐居在一个深山村里,在那里搭了三四间小茅屋,种了些高粱和树木,安心自闲地写诗 。六十岁左右去世 。2、范成大退隐闲逸范成大致仕后,在石湖度过了长达十年较为闲适而优裕的晚年生活,于淳熙十三年(1186年)写下了最后的名作《四时田园杂兴六十首》,并于绍熙三年(1192年)左右为家乡撰写了《吴郡志》 。淳熙十五年(1188年)十一月,起任福州知州 。范成大多次请辞,均未获允,只得入朝召对,获赵昚慰劳,并赐丹砂及手书的苏轼诗两首,太子赵惇(宋光宗)也赐“寿栎堂”三大字 。其后又于延和殿论事 。淳熙十六年(1189年),赴福州任,行至婺州(今浙江金华),称病坚请奉祠,获朝廷允准 。其后向新即位的赵惇上陈“当世要务” 。同年,封吴郡开国侯 。绍熙三年(1192年),朝廷加范成大为资政殿大学士,起知太平州 。范成大多次请辞未获准,只得于五月就任 。六月,次女逝世,范成大因而辞官回乡 。绍熙四年(1193年),范成大于病中自编的诗文全集完成,命其子范莘向杨万里求《序》 。秋季,范成大病重,上疏请求致仕 。九月五日(10月1日),范成大逝世,享年六十八岁 。朝命特赠五官 。十二月十三日,归葬吴县至德乡上沙的赤山旁 。后累赠少师、崇国公,谥号文穆 。3、张志和少年成名开元二十年(732年)正月初一,张志和在京城长安行馆诞生,因娠前其母梦见有神仙献灵龟吞服,取名龟龄 。张志和童年聪明伶俐,三岁就能读书,六岁就能做文章,且过目成诵 。开元二十七年(739年),张志和跟随父亲在翰林院游玩,翰林院宋学士以锦林文集戏之,张志和过目成诵,传为佳话 。唐玄宗听说后亲自出题试考,张志和对答如流,玄宗甚感奇异,赐优养翰林院 。天宝六年(747年),16岁的张志和因在道术方面的一技之长,被李亨赏重,增补京兆户籍,游历太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