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胜而胜,不败而败,究竟该如何评价英法战争?

中国近代以来 , 与列强纷争乃至战争时有发生 , 而中法战争则争议极大 。不同于以往清朝与列强战争中的完败局面 , 中法战争是在清朝保有某种军事优势的情况下主动求和 , 这一结果被史学家称为“法国不胜而胜 , 中国不败而败” , 或说中国“军事胜利 , 外交失败” , 并因此而广受诟病 。那么清朝具体是出于何种考虑而执意言和 , 中法战争又造成了何种影响呢?
【不胜而胜,不败而败,究竟该如何评价英法战争?】19世纪50年代 , 法国入侵中国的藩属国越南 , 并意图顺势侵占中国西北边疆的广西、云南等地 , 清廷曾招抚刘永福的的黑旗军协助越南作战 , 但法国势大 , 加以越南统治者的屈服 , 越南最终沦为法国的殖民地 。法国最终将矛头指向清朝 , 1883年底 , 法军主动攻击清朝驻越军队 , 中法战争最终爆发 。
(黑旗军将领·刘永福)
战争爆发后 , 清廷接连惨败 , 慈禧并以此借口罢免了奕?的首席军机大臣和总理衙门领班大臣的职务 , 将五名军机大臣全部免职 , 改任礼亲王世铎和庆亲王奕劻分掌军机处和总理衙门 , 史称“甲申易枢” 。
慈禧起初派李鸿章与法方使臣福禄诺议和 , 但当时形势未定 , 李鸿章对于条约条件和撤军时间并未承认 , 法国则要求清朝撤军并接管清军营地 , 中方并不应允 , 于是爆发了“观音桥事变” 。清朝拒不接受法国的赔款撤军的条件 , 于是战事愈加升级 。1884年8月 , 法将孤拔率法国远东舰队在福建马尾地区发动马尾海战 , 福建水师损失惨重 , 并控制了台湾海峡 。10月进犯台湾 , 陆上进攻虽然失利 , 但法国利用水军优势 , 对台湾实行全面封锁 。1885年 , 法军企图继续澎湖时 , 孤拔病死 , 台海局势转危为安 。
(李鸿章)
海上斗争平静之后 , 1885年 , 老将冯子材在中越边境取得了震惊中外的镇南关大捷 , 大败法军 , 这并导致了法国茹费理内阁的倒台 , 清朝一度掌握了主动的局面 。但清朝害怕继续作战不利 , 遂未在如此有利的情况下继续追击 , 扩大战果 , 而是强行撤兵 , 并以军事胜利为资本加紧谈判 。法国为挽救颓势则乘势抓住时机 , 同清朝签订了对自己有力的《中法新约》 , 在作战失利的条件下反而取得了侵略权益 , 于是法国“不胜而胜” , 清朝“不败而败” 。但也有的学者认为 , 镇南关大捷前 , 清朝屡有败绩 , 此时的军事胜利也只是局部的 , 战争继续清朝并未有必胜的把握;并认为 , 就结果而言 , 清朝也并未失败 , 《中法新约》是近代一次既未割地又未赔款的对外战争 , 尽早结束战局对双方都有益处 。但是我们可以看到 , 尽管清朝未割地赔款 , 但条约中清朝承认法国对越南的保护权 , 开辟通商口岸和给予法国筑路权的条件 , 显然是出让了国家利权 , 结果完全是对法国有利的 。不能因为较以往损失较少 , 就认为《中法新约》是公平的 。
(冯子材)
中法战争的影响是深远的 , 战后 , 法国凭借着不平等条约打开了中国西南边疆的大门 , 控制了边疆的重要铁路和交通重镇 , 使得法国在西南地区的势力范围逐渐扩大并得以稳固 。中法战争也使清政府对海防建设增进了认识 , 海军衙门及台湾建省就是这种认识的结果 , 然而海疆不稳的清朝马上就要检验这种建设成果 , 清朝的命运也绝非仅取决于这一次偶然局部的军事得胜而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