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三国史上诸葛亮为何会重用王平而排斥魏延?

诸葛亮开始北伐,兵出祁山 。派参军马谡去把守战略要地街亭,而王平为马谡先锋 。马谡察看地形后,决定舍水上山 。王平一再劝阻,马谡不听 。后蜀军水源被断,大败,士卒离散 。唯王平领本部千余人虚张声势,断后,收拾败军徐徐而退 。事后,因功破例升为参军,统五部兼当营事,进位讨寇将军,封亭侯 。可见,王平将军的特点与名字相符——四平八稳、谨慎作战 。这恰与他的主帅诸葛亮的作风不谋而合 。诸葛亮数次北伐之所以不能积小胜为大胜,就是因为他坚持四平八稳的作战风格 。稳当的王平,在主帅眼里,是十分可靠的 。陈寿《三国志》评王平“忠勇而严整” 。又说他“性狭侵疑,为人自轻,以此为损焉 。”一个“轻”再加个“损”字,道出了王平实乃善于捡漏一“庸才” 。史官的话一般不会空穴来风,我们不妨追溯一下王平的“功勋”疑点,发现陈寿所言不虚,其来有自 。
三国志记载了王平参与的三大战役:一是街亭之战,二是祁山之战,三是汉中保卫战 。在街亭之战,参军马谡一败涂地,而作为先锋的王平,却不战成名 。捡了个了参军的大便宜 。在诸葛亮死后,蜀军内讧中,王平站在杨仪一边表现得非常积极,但当杨仪命他追击魏延时,王平自知武功比魏延差不少,不敢追 。而当魏延被马岱斩杀后,他渔翁得利,又捡了个“汉中太守”,终于坐上了汉中第一把交椅 。在接替魏延,出任汉中太守后的汉中保卫战中,王平遭遇草包大将军曹爽都不敢出战,效仿的却是“魏延战法”,坚持守兴势围,拒敌待援之策 。可见,此将除了免战消耗,实无过人之处 。
诸葛亮用人,基本上沿袭的是汉朝“举孝廉”遗风,注重表现出来的“德行” 。汉朝“举孝廉”,当然也产生了陈蕃等人杰,然而,过于考究德的体制,缺乏公平竞争的程序,也衍生了大量的伪君子,这些伪君子,大都是庸才 。东汉的衰亡,说明“举孝廉”选才体制已经走入死胡同,而诸葛亮时期的蜀汉不以为戒,秉承“举孝廉”遗风,苦果尝尽 。诸葛亮要求众将群臣“又红又专”,如果“专”而“不红”,他宁可不要;而若“红”而“不专”,他却可以将就使用 。在使用王平魏延的问题上,诸葛亮与刘备截然不同 。刘备时期的蜀汉造就黄金一代 。刘备用人也重德,但是他容忍个性并善于用人之长 。刘备爱才,重魏轻王,诸葛重德,重王轻魏 。刘备死后,诸葛亮碍于青黄不接的人才形势,不得不用魏延,但却时常把魏延纳入“普通战将”一员,甚至与陈式之流的三流战将并列 。对其始终不放手使用,助长战绩平平的王平爬到魏延头上 。
在蜀汉的君子大营里,特立独行,桀骜不驯的魏延是公认的军事奇才,但“以德治国”的诸葛亮,却一直对他限制使用 。而才智平平的王平,从先锋到参军,从亭侯到汉中太守,一路高升 。王平取代魏延,虽是诸葛亮死后形成的事实,但实际上以王代魏,已是心照不宣的事情 。自古君子真伪不可分,但真才与庸才总该分得清 。王平与魏延,到底谁对蜀汉的贡献大,是不言而喻的 。在接替马谡前,王平一直以偏将副手形式出现,不求有功但求无过 。而魏延自领汉中二十载,威震汉中 。他的那句“若曹操举天下而来,请为大王拒之;偏将十万之众至,请为大王吞之 。”何等豪迈,四平八稳的王平,说得出此等豪迈之言吗?
【揭秘:三国史上诸葛亮为何会重用王平而排斥魏延?】庸才取代英才,必然导致的是国势的衰败 。王平取代魏延之后的岁月,正是蜀汉由衰走向亡的末代时光 。人才的奇缺,终于使延续了42年的蜀汉在魏国的一次偷袭中突然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