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之洞曾想组织美式共和,推李鸿章为总统( 二 )


洋人对李鸿章,如湖湘子弟之于曾国藩,不乏想要李鸿章为帝者 。
1880年7月,中俄在伊犁有开衅之险时,英国人戈登来见李鸿章,就有助其独立“清君侧”之意,他甚至告诉李“中国有不能战而好为主战之议者,皆当斩首” 。同治帝去世,未有嗣子,法国公使热福理也说:“不如李某为帝 。”八国联军进京后想立新帝,有人说立曲阜衍圣公,也有人言立明室之后,瓦德西派德璀琳对李鸿章说:“各国军舰百余艘拥公为帝可乎?”慈禧裹挟光绪西窜时,东南无主,湖广总督张之洞以北京一旦不保、两宫罹难为由,提议应推李鸿章为中国“总统”,自组美国式的共和政府 。李鸿章也有意担任,但终因两宫又在西安出现,乃作罢 。
耐人寻味的是,张之洞、李鸿章对于国家的预期竟然是美国式的共和国,而非重建王朝 。若按老例,一代王朝崩溃时,东南半壁主政者,要在王室中选择一位继承人,立小南朝,再图光复 。
可二人居然未作此想,看来世界潮流,的确浩浩荡荡,历史真的到了转折点上 。有此二人对共和国的预期在,朝廷即使复出,无论“外须和戎”,还是“内须变法”,都得预备立宪了 。
后来,孙中山到武汉,对张之洞的评价是“不言革命之大革命家” 。孙的评价,是基于武昌起义 。张之洞治理湖广二十年,兴学校,办实业,练新军,客观上为革命做了准备 。
张之洞以李鸿章为总统,在东南互保的背后,布了一个东南共和的局 。中国历史上,西周有过一次周召共和,不光张之洞想要与李鸿章联手,再造一次共和,连孙中山都对李鸿章寄以希望 。还有章太炎,曾说过“今世足以定天下者,无过相国”,这一回,他再次上书李鸿章,请以两广独立,为东南各省表率,鼓吹:“某等所望于公者,则明绝伪诏,更建政府,养贤致民,以全半壁 。”
网络配图
李鸿章也很自负 。《清史获野录》载:庚子六月,李奉命入都议和,自谓“当今之世,舍我其谁!”口气虽似孟子,但在晚清那个时局里,实是伤心人语,他抱定了“我已笃老,尚能活几年,总之当一日和尚撞一日钟,钟不鸣了,和尚亦死了”的心 。
不过,他要先到香港,去见一见港督卜力,因为卜力希望他能以两广独立,在中国南方建立一个新政府 。所以,北上之前,他乘坐的平安号轮船先在香港靠岸,卜力已在码头上了 。
卜力称,他“有意充当李、孙之间诚实的掮客”,“掮客”是自谦,英国政府想做李鸿章和孙中山的后台老板,促成他们合作,搞两广独立,那倒是真的 。他这样想,是因为还听说,反满起义就要在南方爆发,而“这个李总督正向这个运动卖弄风情,谣传他想自立为王或是当总统” 。“如果孙中山和李鸿章总督缔结一项盟约,对英国的利益将是再好不过了” 。
他的心思,已被李鸿章看透,所以,李开门见山就问:“英国希望谁做皇帝?”卜力说:“如果光绪皇帝对这件事情没有责任的话,英国对他在一定条件下继续统治不会特别反对 。”
李再问:“我听说,洋人有这样的说法,如果义和团在北京把所有公使都杀了,列强就有权力进行干预,并宣布"我们要立一个皇帝" 。如果事情真的变成这样,你们将会选择谁?”“也许是个汉人?”李停顿了一下,试着这么一问,也许他在问,是李还是孙?卜力答道:“西方大概会征求他们所能找到的中国最强有力的人的意见,然后做出决定 。”李一听,就知道英国还没有最后拿定主意,而他早就拿定了主意,于是就说“慈禧皇太后是中国最强有力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