犟男人也有柔情王安石到底欠下多少风流债

“爆竹声中一岁除 , 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 , 总把新桃换旧符 。”在新春朗诵北宋王安石的《元日》诗 , 可感知他是位热爱生活的人;只是在某些热衷于搞权色交易的官员看来 , 王安石绝对是个“另类”:官至相位 , 不仅家中红旗不倒 , 外面也从未彩旗飘飘 。
网络配图
倒头来还是王夫人过意不去 , 亲自张罗为他纳了位美貌小妾 。而王安石对夫人的“高风亮节” 竟然毫不领情 , 当他了解到这位小妾是因元配丈夫罹祸而卖身还债时 , 大发恻隐之心 , 不仅将她原封不动送回去 , 而且连九十万钱的巨额“彩礼”也不要了 。隔着近千年的光阴 , 我们仿佛看见王安石也很酷很姜文地对女子说:钱和你 , 对我都不重要!
话说回来 , 如果就外在形象而言 , 无论是当时还是现在 , 这位王相爷应该不会太招女生喜欢 , 因为他常常不修边幅 , 很不注重自己的“面子工程” , 连上朝时都一副邋遢相 。有一次最高领导神宗皇帝正训话呢 , 竟有一只虱子从王相爷的领口钻出来 , 爬上他的胡须、腮帮观光旅游了一番 , 皇上看了也忍俊不禁——这只虱子可获 “史上最牛虱子” 桂冠 , 因为它“屡游相须 , 曾经御览” 。
【犟男人也有柔情王安石到底欠下多少风流债】但自古以来官员和女人 , 似乎总是纠缠不休总是让人津津乐道 , 即便是王安石这样两性关系异常清白的资深“宅男” , 也被编排了一些“绯闻”:民间流传的“扒灰”的典故 , 居然就起源于王安石;他的一句诗“春色恼人眠不得 , 月移花影上栏杆” , 本是值夜班时的随意之作 , 却被人解读为“艳情诗”:瞧这小子 , 表面装老实 , 原来却是个“闷骚型” , 晚上还在单位怀春想女人 。
网络配图
王安石想不想女人呢?当然会想 , 但要看他想的是怎样的女人;野百合也有春天 , 这样一个不讲卫生的“糟男人” , 这样一个眼里似乎只有“变法”的“拗相公” , 心里也有一方柔软的角落 , 盛着他那一段青葱岁月的美好回忆和浪漫情怀 。变法失利后 , 闲居的王安石有次午睡时就做了一个梦 , 梦见了他的初恋情人 , 并深情赋词一首 , 醒来后只记得了后半阕:“隔岸桃花红未半 , 枝头已有蜂儿乱 。惆怅武陵人不管 。清梦断 , 亭亭伫立春宵短 。”
大半生为变法而殚精竭虑 , 为变法而屡遭世人诟病 , 这一位心灵深处的“红颜知己” , 能给王安石多少精神的慰藉呢?恐怕更多的还是失落 , 感到因功名而有负于佳人 , 这从他的另一首词可见端倪:“无奈被些名利缚 , 无奈被它情耽阁!可惜风流总闲却!当初谩留华表语 , 而今误我秦楼约 。梦阑时 , 酒醒后 , 思量着 。”读着这样的词句 , 强硬而又邋遢的“拗相公”形象 , 仿佛一下子就让人感到亲切而生动起来 , 让人体味到他的率性和真情 。可见 , “想女人”的境界有高低之分 , 王安石因怀恋旧情而赋词 , 与当代一些官员为炫耀情史而大记“性爱日记” , 不可同日而语 。
网络配图
历史对王安石有很多误读 。他因变法而触动了许多既得利益集团的蛋糕 , 当这些集团对王安石恨之入骨 , 认为他欠下了罄竹难书的“政治债”、“金钱债”之时 , 晚年的王安石 , 却在为自己年轻时欠下的“风流债”而愧疚不安 。这 , 也许正是历史和人性的让人玩味之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