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揭秘:契丹族为何未能在五代时期夺取中原?( 三 )


三、农业发展不能支撑战争供给
契丹本是游牧民族,生产以游牧方式为主,畜牧业是其立国之本 。在建国后,契丹仍将畜牧业放在首要位置,畜牧业的兴旺是契丹社会的经济基础 。在建国初期,农业在契丹经济中仍处于次要地位,只是传统畜牧业经济的补充,而军事掠夺则是其经济生活的重要内容 。王钟翰先生在《中国民族史》中指出,契丹的农业生产是由于中原大批逃亡或被掠汉人的进入带来的,他们凭借丰富的生产经验,在今滦河上游一带开垦田地 。阿保机夺得辽东和灭亡渤海国后,获得了农业比较发达的第二个农业生产区 。938年,耶律德光从后晋得到燕云十六州,使契丹国又增加了一个富饶而广阔的农业区 。尽管当时耶律德光高度重视农业的发展,但因为燕云十六州归附未久,又遭契丹与后晋的连年战争破坏,契丹农业的发展仍很薄弱 。契丹本来就地广人稀,气候恶劣,农业生产能力有限,加上多年的大规模战争,早已不堪重负 。粮食等物资的匮乏导致契丹军队只能依靠掠夺来以战养战,耶律德光灭晋之际,中原财物几乎被席卷一空,就是最好的说明 。
契丹军既然无辎重粮饷,所到之处,“以牧马为名,分番剽掠,谓之‘打草谷’,‘丁壮毙死于锋刃,老弱委于沟壑,自东、西两畿及郑、滑、曹、濮,数百里间,财畜殆尽’;又多以其子弟及亲信左右为节度使、刺史,不通政事,华人之狡狯者多往依其麾下,教之妄作威福,掊敛货财,民不堪命 。”⑨于是各地人民聚众反抗,使契丹的统治无法稳固 。如《旧五代史·汉书一》也记述:
时契丹以族人朗五为澶州节度使,契丹性贪虐,吏民苦之 。琼为水运什长,乃构夏津贼帅张乙,得千余人,沿河而上,中夜窃发,自南城杀守将,绝浮航,入北城……契丹主初闻其变也,惧甚,由是大河之南无久留之意 。
面对风起云涌的中原军民反抗,耶律德光无力稳定统治,只得放弃 。
【历史揭秘:契丹族为何未能在五代时期夺取中原?】四、军事力量不足以控制整个中原
虽然契丹铁骑以剽悍勇猛闻名天下,但纵观历史,我们可以看到契丹军队并非百战百胜 。甚至,与被他们打败的晋军相比较,在人数、武器装备和地利等方面,契丹军队都不占优势 。虽然契丹灭掉了后晋,但是各地的军阀割据势力依然很强大,而投靠契丹的汉族将领,也掌握着相当数量的军队,他们更关心自己能得到多少利益,且随着局势的变化随时可能改变立场 。
契丹军队的优势在于骑兵的机动灵活 。契丹是所谓马背上的民族,“其富以马,其强以兵” 。他们自幼生长于艰苦的游牧生活,自然练就一身精湛的马术,这是生长于农耕生活中的中原军队无法相比的 。但是,《辽史·兵卫志上》这样记载契丹兵制:
每正军一名,马三匹,打草谷、守营铺家丁各一人 。人铁甲九事……皆自备 。人马不给粮草,日遣打草谷骑四出抄掠以供之 。皇帝亲征……各路军马遇县镇,即时攻击 。若大州军,必先料其虚实,可攻,次第而后进兵 。沿途民居、园囿、桑柘,必夷伐焚荡 。……军行当道州城防守坚固,不可攻击,引兵过之,恐敌人出城邀阻,乃围射鼓噪,诈为攻击 。敌方闭城固守,前路无阻,引兵进,分兵抄截,使随处州城隔绝不通,孤立无援 。……若帝不亲征,……若春以正月,秋以九月,不命都统,止遣骑兵六万,不许深入,不攻城池,不伐林木;但于界外三百里内,耗荡生聚,不令种养而已 。
可以看出,契丹军队的战术是贯于偷袭和剽掠的流动式作战 。它的缺陷是不能建立巩固的根据地,在处于攻势地位时,固然可以所向披靡,一日千里,但居于守势时,则有孤军深入,远离后方,后援不继的危险 。这也成为耶律德光在面临刘知远的进攻威胁时,不得不撤离大梁的最直接的原因 。此外,由于契丹军队不备辎重,“人马不给粮草”,以“打草谷”作为主要的后勤保障方式,导致弊端百出 。922年,耶律阿保机败于唐庄宗,就是因为“时契丹值大雪,野无所掠,马无刍草,冻死者相望于路 。”①这种野蛮的抢掠既激起了人民的激烈反抗,又很难获得稳定可靠的补给,成为契丹军队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