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非刘氏而王,天下共击之 。(出自《史记·吕太后本纪》)史料中的这句话浅而易懂,意思是如果不是刘姓人做了皇帝,则天下人一起攻打他 。究竟是何种原因,使得吕后说出了这样的话,其原因还在于刘邦的临终遗嘱 。
网络配图
【刘邦遗嘱为何让刘姓江山延续三百年?】吕后问高祖曰:陛下百岁之后,萧相国既死,令谁代之,上曰:曹参可,其次,曰:王陵可,然少戆,陈平可以助之,陈平智有余,然难独任,周勃重厚少文,然安刘氏者,必勃也,可令为太尉 。吕后复问其次 。上曰:此后亦非而所知也 。——《史记·高祖本纪》
刘邦所立的遗嘱可谓环环相扣,百密无一疏 。两道遗嘱不但是汉初政局的直接反映,也是汉朝后来发展的指示灯 。人事安排的遗嘱使汉朝刘氏江山得以稳固,而白马之盟,更是让刘姓江山延续了三百七十年 。刘邦的遗嘱,有一小部分是对秦朝历史的反思,更大一部分是对当时形势的总结 。
人事安排的玄机
汉高帝十二年(前195年)四月中旬,六十二岁的刘邦躺在床上等待死神的到来 。此时朝廷内外,皇宫内外气氛很不正常 。皇宫外的重臣们知道皇帝命不久矣,但无计可施;经常在刘邦病榻前伺候的吕后不知夫君到底还有什么打算,也是忐忑不安 。
一天晚上,她走近刘邦,试探地询问还有什么遗言,刘邦不回答 。她只好以政治家的身份追问道:“您走后,丞相萧何也死了,谁还能承担百官之主的重任?”
丞相一职在秦时就已经成为百官之首,是名副其实的政府首脑 。而皇帝只不过是皇族的首脑,一个皇帝如果不是昏庸透顶,那他对丞萧何像汉高祖像相一职应该有着清醒的认识:丞相为皇帝服务,但却直接管理百官,也就是政府 。如果说,皇帝是一个国家的代言人,那么,丞相就是让这个国家运转起来的指挥人 。
所以,一向有政治头脑的吕后开门见山,直接把最关键的问题挑了出来 。刘邦虽然已将死,但大脑仍很清醒 。于是,他说出了第二道遗嘱(第一道遗嘱是指白马之盟) 。他回答吕后:“曹参 。”
吕后又问:“之后呢?”刘邦道:“王陵 。”但随即又补充道,“王陵这个人有些迂愚刚直,可以让陈平帮他 。陈平智慧有余,但是难以独当重任 。所以,一定要用周勃来帮他 。而周勃可以做太尉 。也许外人会认为周勃缺少文才,但是客观地说,将来安定刘氏天下的,一定是周勃 。”
吕后心里有些不高兴,尤其是最后一句话,什么叫安定刘氏天下?她又问道:“这些人都死掉了,谁还能代替他们呢?”刘邦高深莫测地回道:“那就不是你能知道的事了?”刘邦心想你也活不到那个时候了,操那么多心干吗?
同年四月二十五日,刘邦死在长乐宫,政治家吕后秘不发丧,她把理由说给幸臣审食其听:“朝廷大臣当年都与皇帝平起平坐,北面称臣就怏怏不乐,现在要让他们在我儿刘盈面前俯首称臣,心中定然更是不服,若不统统将他们诛杀灭族,天下恐难安定 。”
审食其没说好也没说不好,但曲周侯郦商听说这件事后就大叫不好,他告诫审食其说:“太后要杀人,绝对不好 。陈平、灌婴在荥阳有大军十万,樊哙、周勃在燕、代有大军二十万,若闻诸将遭诛,必定联兵回攻关中 。到时候,大臣内叛,诸侯外反,高祖基业就烟消云散了 。”
审食其听罢,立时感到事态异常严重,不敢有丝毫耽误,急忙进宫去找吕后汇报 。吕后不愧是一位出色的政治家,她能分清事情的轻重,从而改变了初衷 。于是,她按照刘邦的遗嘱,在萧何死后,任命曹参为相 。之后又陆续任命王陵为右丞相,陈平为左丞相,周勃为太尉 。
- 曹操为何喜欢给情敌养儿子继子生活堪比曹丕
- 康熙埋葬在景陵为何棺材多次喷火引发火灾
- 揭秘:项伯为何帮刘邦坑死亲侄子项羽?
- 明朝迁都北京后为何又想迁回南京:有没有成功?
- 揭秘刘邦不喜欢读书人为何欣赏张良
- 为何没读过书的明太祖朱元璋却会被称作对联天子?
- 八百人在他面前被处死为何他却无动于衷
- 醋罐子潘金莲为何将贴身丫鬟送到西门庆床上
- 史上五大艳后之一的张嫣为何选择自缢身亡
- 秦始皇的七大恨:为何如此痛恨母亲赵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