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令是词还是曲 小令词牌( 二 )


二是把前人的名句名句用新词传唱,并加香成新的警句,如《梦里梦》(唐)、怨情(韦庄)、更漏(文)、鄂(李白)、(项羽)等 。这些警句的曲调其实是当时的乐师写的 。
三是词界“大腕”自创新词,冒充警句 。如秦观的《醉故乡春》、颜的《团圆》、黄山谷的《瑶池岩》、的《望江东》、《暗香瘦影》等 。他们写新词,冒充警句,找有能力的音乐家作曲,在茶馆和酒厂唱歌 。如果是通俗的,其他诗人就用这个词牌的音乐来“填词”,这个词牌就定型了 。这种创作方式扩大后,警句在流传中不断丰富 。
至于词的节奏,当时是比较宽松的,“词比诗宽”是事实 。当时作词人普遍有一个约定俗成的共识:一是用韵平仄 。这比诗韵宽松多了;二、句式活泼,长短句交替 。在创作上比格律诗方便;第三,音节跳跃,即只要每句话平仄有序;第四,旋律和谐,易于演唱 。
以上四条是“宋词四法”,其他的好像不受任何“词法”约束 。当时很多警句都是“破”的,就是最好的明 。这大概就是宋代诗人的创作规律 。
3.宋词之后,一种新的文学形式登上了历史舞台,这就是元曲 。元曲深受宋词影响,在格律上有“曲比词广”之意 。
在元朝民族矛盾尖锐、经济遭到破坏之前,知识分子整体陷入悲惨境地,前朝非常流行的文学形式并不受统治阶级欢迎 。到了元代,诗坛凋零,只有元好问和党怀英留下了诗人的痕迹 。其实都是从黄金进入人民币,只有进入人民币才能生存 。于是,高雅的文学形式萎缩了,文学之河迅速流向了通俗的艺术形式,与民间娱乐活动相结合,变成了歌唱娱乐活动,这就是“元曲” 。
元曲可分为“杂剧”和“散曲”两大类 。杂剧从唐代的参军戏演变而来,到元代达到顶峰,产生了王实甫、关汉卿、汤显祖等伟大作家,以及《西厢记》、《窦娥不平》、《吴桐宇》、《汉宫秋》等伟大的戏曲作品 。这是中国戏剧走向成熟的标志,这里就不赘述了 。本文仅限散曲 。
散曲分为“北曲”和“南曲” 。北曲起源较早,金代时流行于北方 。它无疑源于人民 。请看看这些散曲的牌子:逗孩子、四玉片、寄生草、山坡上的山羊、白鹤子、七兄弟、正邪、斗鹌鹑…如果你不是捆绑高粱秆和耙马粪的老板,你能想出这些有土腥味的牌子的名字吗?这些源于民间的歌曲受到文人的青睐,然后融合成新的内容,在市民中广为流传 。
散曲分为“小令”和“套数” 。据唐先生统计,元代有112张卡片 。《金泉元词集》共收词3853首(一字4300余首),《元人诗格律》也是唐先生的研究成果 。他的《元人诗话》是一本现代出版物 。
元代的作者并不讲究格律 。如果我们仔细比较一下杂剧中的《套曲》,就会发现它是关汉卿写的《普天乐》一首,与、滕斌、冼玉璧人、张、赵、、许在思、王中原、张明善等人写的《普天乐》在节拍上并不完全一致,甚至是同一个人写的(如冼玉璧人) 。这难道还不足以说明元人创作品牌音乐的自由度很高吗?
4.今天,大多数诗歌爱好者都喜欢写宋词和元曲 。尤其是在赵朴老《阿公三哭》之后,很多业余作家都喜欢元曲这种轻松、潇洒、略带幽默的形式,非常愿意试一试 。这曾经是一件好事 。但是,由于一些因素的误导,也出现了一些不良倾向 。其中之一就是坚持“计” 。在一些非主流的“评奖”和“教学”中,出现了一些自以为是的“权威”,指责业余作者的作品有“不规范” 。他们不知道,元人在创作的时候,并没有被任何“计”所束缚 。也有一些诗歌爱好者会在自己创作元曲的题目上注明“路楠”、“中路”这两个字,但他不知道“中路”、“路楠”是什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