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诸葛亮最著名的《出师表》里有这么一段话,中国人估计很少有不知道的: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
网络配图
那么诸葛亮于躬耕于南阳做什么呢?
公元197年,诸葛亮17岁,便开始了在南阳一带的“躬耕”生活 。公元207年,诸葛亮仅27岁 。这一年他遇到了知音贤主——刘备“三顾茅庐”,从此生涯经历了一个大变化 。
南阳建郡始于战国后期,秦昭王三十五年(公元前272年),初设南阳郡,郡治在宛,就是今天的南阳市 。为什么称为南阳?古代命名地名的传统是水之北、山之南为阳 。山指南山,即今天的伏牛山;水指汉水 。南阳位于伏牛山之南,汉水之北,因此称南阳 。
网络配图
战国、秦汉时,南阳的军事、政治地位非常突出 。从春秋战国到西汉,南阳的经济实力在全国是首屈一指的 。汉画反映出南阳当时的经济发达和贵族云集的程度,更加证明了南阳汉文化的灿烂和独特 。由于南阳有这样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地位,才产生出范蠡、张仲景、张衡等历史名人,才吸引诸葛亮到南阳躬耕 。
《汉书·地理志下》写道:“宛,西通武关,东受江、淮,一都之会也 。”南阳的繁荣,是以优越的交通地理因素为重要条件的 。除了控制武关道交通之外,南阳与东方和东南方向地域的交通关系,也值得重视 。南阳这一特殊的交通地理条件,在两汉之际尤为突出 。东汉以来,随着其政治地位的上升和南下移民潮的兴起,南阳作为四通的枢纽,联系南北的交通重心地位愈益显著,也很自然成为连通各地的信息中心 。
网络配图
【三国历史解密:诸葛亮躬耕南阳十年都做了啥?】诸葛亮躬耕的卧龙岗下边几十米就是当时的南北交通要道宛襄大道,诸葛亮正是利用南阳的这种交通、信息优势,在躬耕南阳的十年里观摩时局的变化,综合分析各种信息,时刻把握天下大势,从而才能提出《草庐对》这样的正确应对时局的方法 。
- 解密:秦始皇暴毙之前发生了三件怪事!至今无解
- 三国传说之武圣关羽竟是个大路痴!
- 历史上最有名的四个骗子,诸葛亮名列其中
- 三国演义真正扶不起的人是关羽?
- 日本历史上真实的冲田总司冲田总司的俳句
- 曾经的第一水军:大明水师,三百年历史未尝败绩
- 三国演义背后的冤案,诸葛亮从刘备身上抢多少功劳
- 八阿哥的福晋是谁?历史上的八阿哥真的爱八福晋吗?
- 野史秘闻:三国中这个女人不简单!
- 马忠专杀三国五虎将38岁斩关羽父子40岁射杀黄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