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东京汴梁不夜城:盛大而欢愉的城池( 三 )


北宋东京的城池规划上有一大特点,就是引水入城 。北宋东京城内桥梁众多,蔡河、汴河、金水河、五丈河构成了城市的水网体系,这不仅能够解决城市的交通运输,而且对调节城市的气候环境大有裨益 。
网络配图
外城的城楼门分为陆路城门与水路城门两种 。陆路城如有南薰门、固子门、新酸枣门、新宋门、通津门等;水路城门有东水门、西水门、上蔡河水门、下蔡河水门等 。
东京城内引入的四条大河主要是为了交通运输的需要 。一般桥的两端与城楼门下面多是商业繁华的地方,多为早市的集散地 。
与瓦市勾栏的文艺相呼应的是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 。张择端,“本工其界画,尤嗜舟车、市桥、郭径别成家数也 。”他面对汴京的商业繁荣文化昌盛的熙熙攘攘,也忍不住技痒而诉诸丹青 。他描绘了汴梁在清明节的繁华景象,从宁静的城郊到城内街市的繁华,房屋树木繁多不说,光是各等市民人物就的有五百多个,有农夫、船夫、商人、小手工业者、官吏、士子、道人、行脚僧人、江湖郎中、命相师等三百六十行,行行俱全 。
曾为画卷收藏者的明代李东阳《题清明上河图》说:“宋家汴都全盛时,四方玉帛梯航随 。清明上河俗尚在,顷城士女携童儿 。城中万屋甍起,百货千商集成蚁 。”也印证了孟元老对东京赞叹:“八荒争凑,万国咸通,集四海之珍奇,皆归市易,会寰区之异味,悉在庖厨 。花光满路,何限春游,箫鼓喧空,几家夜宴 。”
画卷中的两个精彩部分是“市桥”与“街市” 。“市桥”是一座没有桥墩的拱桥 。当时的东京汴河上只的虹桥、下土桥、上土桥才是这样的结构,但多数研究者认为画中拱桥应为东水门处七里的虹桥 。因为那里郊外,才能看到田园景色 。而下土桥、上土桥地处沿汴河的交通要道上,不可能看到田园风光 。
桥的沿河两岸都设有商店铺面,即所谓“桥市” 。南岸有一家“十千脚店”,这家酒楼自称“脚店”,规模当然比“正店”小,但门前也有“彩楼欢门”,在四周平房中间还建了一座二层楼 。临街的门面已经酒客满座,门前停歇有马驴等,门外的幌子上有“天之美禄”、“新酒”等字样,这是店招,当时的广告 。
在城门以内,越过几家商店,西边不远处,有一座富丽堂皇的三层高的大建筑,门口挂着“孙家正店”的大字招牌,门前设有彩欢门,西侧用长杆挂有旗帜,这正是东京十二户“正店”之一 。东京的大酒楼往往设在城门口,孙家正店正在通津门口 。
《清明上河图》,这部浓墨重彩的连环画长卷,在今天也可以视作图画本的《东京梦华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