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酒到底有多少度?喝多少才能醉?

唐代,人们饮用的主要还是甜酒,白居易就曾写诗说韩愈“近来韩阁老,疏我我心知 。户大嫌甜酒,才高笔小诗” 。“户大”是酒量大的意思,这首诗大意是最近韩阁老您疏远我,我心里知道,这是因为您酒量大,嫌我招待的甜酒不过瘾;才气又高,笑话我写的小诗 。从这首诗我们也可以知道,唐代的酒度数不高 。
网络配图
其实一直到宋以前,古人喝的大多是甜酒 。甜酒酒精含量不高,味道偏甜,是那时人们的主要饮用酒 。因此,古人的酒量未必有现代人的大 。
从南宋到元代的酒都是发酵酒 , 度数最多不高过二十 ; 大多是十度以下的米酒 , 发酵后就过滤而得,像武松过景阳冈喝的那十八碗酒都是二十度以下的,甚至是十几度左右 。还有《水浒传》里的“智取生辰纲”中,有一段讲到杨智带的梁府里的人,在大热天买酒解渴,酒到了可以解渴的时候,足以证明,古代的酒度数是很低的 。
白酒是宋元以后才逐渐流行起来的,其学名叫蒸馏酒,又因为白酒可以点燃,所以也叫烧酒 。
我们熟知的大文豪苏轼,有首词叫《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这首词前的小序说“欢饮达旦”,意思是他喝酒一直喝到早晨 。
网络配图
但事实上,苏轼酒量很小,他曾说自己年少时望见酒盏就会醉;长大后,饮酒终日,也不能超过五杯 。这里苏轼所说的酒,应该就是白酒,否则也不会这样不胜酒力 。可见苏轼所说的“欢饮达旦”,未必喝了多少酒 。
明代李时珍写的《本草纲目》中,有一段关于白酒酿造法的记载:人们将浓酒和酒糟放入蒸馏容器里面,容器下面加热后,水汽蒸腾上升,遇冷后,就会凝结成水珠,水珠汇集起来就是白酒 。并说白酒“其清如水,味极浓烈”,意思是说白酒清澈如水,味道又非常浓烈 。
网络配图
看到这里,就可以知道其实古人的酒量也就一般般吧,而且千杯不醉的说法只适用于宋元之前的甜酒,宋元之后,白酒的酒精度数越来越高,怎么会千杯不醉呢?
【古代的酒到底有多少度?喝多少才能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