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老师是这么指责《聊斋志异》的:“然才子之笔,非著书者之笔也 。”蒲老前辈才气是有的,不过这算不得正儿八经的著书,言下之意是专业性不强,严肃性不够 。他认为,既然是叙事文体,那就老老实实叙事,不要随便添枝加叶,更不要随便虚构人与事,搞得跟戏曲似的,“小说既述见闻,即属叙事,不比戏场关目,随意装点” 。
【清初轶事:大学士纪晓岚疑嫉妒村塾先生蒲松龄】纪老师在批评蒲老前辈的时候,还挺当真的,他说你老蒲写的这些个人物和故事,男男女女那么亲密无间,故事情节那么曲折变幻,难道你还真的在现场不成?你若不在现场,又怎么得知的,答案只有一个——编的,“今燕昵之词,媒狎之态,细微曲折,摹绘如生,使出自言,似无此理,使出作者而代言,则何从而闻之” 。
在这里,笔者忍不住要穿越时空跟纪老师说一句:纪大学士,你认真就输了 。虚构是文学的一大特征,源于生活高于生活,而文学创作者对于他笔下的作品是全知全能的,因为一切出于匠心独运,不需要交代打听途径 。如果按照你这个标准去衡量,不要说小说,就是连高大上的史书也立不住脚,例如《史记》,写到蔺相如举起和氏璧,面对秦王,“怒发冲冠”,司马迁老师和蔺相如相隔两三百年,根本不在现场,怎么就知道人家蔺相如“怒发冲冠”呢?
《阅微草堂笔记》为了显示故事的真实性,篇头一般会交代故事的来源,例如“李蟠木言”、“霍养仲言”、“先师陈文勤公言”、“侍姬之母言”、“表兄刘香畹言”等,以表明故事来源的可靠性,其实那些神神鬼鬼的传闻,可靠性实在不靠谱 。
- 大贪官和珅轶事:联合纪晓岚整人反而被戏弄
- 明英宗轶事:在被软禁南宫期间有了九个皇子
- 纪晓岚记录奇闻轶事:雪莲见人会躲壁虎一丈高
- 唐德宗轶事:曾派遣大量宦官去四处索拿贿赂
- 清朝同治皇帝轶事:为吃凉粉竟然向商家打借条
- 古代从县令至成为大学士需要怎样的晋升通道?
- 清宫轶事大太监李莲英和慈禧太后是否有私情?
- 东晋名臣谢安轶事:曾能够使用流利的普通话
- 鉴真轶事:鉴真第六次东渡日本竟依赖海盗帮助
- 安史之乱轶事:最早预见安禄山谋反的竟然是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