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热容量名词解释 土壤热容量

土壤的体积热容量是指单位体积的土壤温度变化1℃(增加或减少)所需的热量,单位为kJ/)℃,是表示土壤蓄热能力的参数 。
土壤的体积热容可根据以下公式计算:
季节性非饱和冻融土壤中的水分运动
式中,Cu和Cf分别为融化土和冻土的体积热容量;Cdu和Cdf分别是融化土和冻土的比热;ρu和ρf分别为融化土和冻土的自然容重(湿容重),kg/cm3 。
单位质量的土壤温度变化1℃(增加或减少)所需的热量(吸收或释放)称为比热,单位为kj/(kg·℃) 。
【土壤热容量名词解释土壤热容量】土壤是由矿物骨架、有机溶液和气体组成的多相细分介质 。冻土和融土的主要区别在于它含有冰 。实验表明,土壤的比热具有各物质成分和质量加权平均的性质(气相填料在土壤中的含量和比热都很小,可以忽略不计),即:
季节性非饱和冻融土壤中的水分运动
其中,Csu、Csf、Cw和Ci分别是融土骨架、冻土骨架、水和冰的比热 。
常规上CW = 4.182 kJ/(kg·℃),θ可现场测得,θu为冻土未冻水含量 。
季节性非饱和冻融土壤中的水分运动
其中θp为塑性极限含水量;k是十进制的温度修正系数;I是结冰率(冰的重量与水的总重量之比),用小数表示;t是温度,℃ 。
不同温度下的修正系数k和结冰率I选自表1-3 。
土壤骨架的比热可以用量热法测量 。表1-4给出了样品温度分别为+40 ~+60℃和-15 ~ 25℃时的结果 。从表1-4可以看出,土壤骨架的比热主要取决于矿物组成和有机质含量,并与温度有关 。相似土壤的测定值略有不同,主要是矿物成分的差异 。有机质比热大于矿物比热,明显受温差影响 。从实测的样品温度可以看出,融化土与冻土的平均温差在70℃左右,但实测值相差只有0.04 ~ 0.21 kJ/(kg·℃),因此温度影响相对较小 。为简单起见,在一般热力计算中,可根据表1-5和表1-6取值 。
表1-3不同温度下的修正系数和结冰率值
表1-4典型冻土骨架的比热
表1-5一些矿物和岩石的平均比热
表1-6典型土壤骨架的热值
当液态水变成固态水时,它的体积会增加9% 。因此,在总含水量相同的情况下,冻土的自然承载力小于融化土 。为了简化计算,取相同的值(ρu=ρf=ρ) 。
季节性非饱和冻融土壤中的水分运动
所以体积热容可以通过下面的公式直接计算:
季节性非饱和冻融土壤中的水分运动
式中,ρd为土壤的干容重(kg/m3) 。
公式(1.20)揭示了土壤的体积热容与其物理指标(如干容重、总含水量和未冻水含量)的内在联系 。融化土壤的体积热容量随干容重和总含水量的增加而线性增加 。冻土的体积热容也随着干容重的增加而线性增加 。因为土壤中含有未冻水,所以随着总含水量的增加,呈折线增加 。当θ θu时,冻土体积热容的斜率随含水量的增加而变缓 。当干容重和总含水量相同时,融化土的体积热容量大于冻土 。很明显,这是因为融土骨架的比热大于冻土骨架,水的比热是冰的两倍 。
综上所述,土壤比热容与土壤干容重、有机质含量、矿物成分、含水量等因素有关 。一般认为土壤固体物质组成相对稳定,可以忽略空气体的影响 。因此,土壤的比热容主要随含水量而变化 。土壤含水量越大,比热容越大,土壤升温和降温越慢,昼夜温差越小;相反,土壤越干燥,比热容越小,土壤温度变化越大 。
土壤蓄热公式
土壤热容量是指单位质量或原状体积的土壤温度升高1℃所需的热量 。表达:有两种表达方式:
一、土壤的质量热容量,即1克土壤温度上升1℃所需的热量,用cw表示,单位为焦/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