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的"茅山道士"什么样?揭秘茅山道士那些事!( 三 )


明清时期,作为正一道分支之一的茅山上清派,其地位仍在不断衰落 。
原因三:道士生存状况发生变化逐渐走向世俗路
隋唐至北宋时期的茅山宗之所以能成为道教主流,离不开上清派道士较注重个人文化修养这一原因 。随着统治者对道教的态度由崇尚转变到压制,对道士和道教发展的经济支持也逐渐削弱,道士们的生计就成了一个重要的问题,特别是对于中下层道士来说 。传统道教在整体上不断走向衰落,其清规戒律也逐渐失去了约束作用,在这种特殊的生存情势中,明清时期的许多道士们已经无法再继续隐居深山,超然世外,他们不得不移驾就屈,深入民间,通过画符念咒、驱魔降妖、求福禳灾等道教人员的传统技能来获取钱财,勉强度日 。因此,人们逐渐把对形形色色的真假道士的各种不满、蔑视、愤怒,乃至仇恨全都发泄到了茅山道士的身上,使其变成了名副其实的“受气包”、“出气筒” 。所以,明清笔记小说中的茅山道士为什么会有如此之多的恶行与劣迹,其中的原因也就不难理解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