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是唯一拒绝在溥仪退位诏书上签字的亲王?

1918年,流亡于旅顺、仍沉浸于恢复大清帝业的肃亲王善耆迎来了他的第38个孩子,他为这个小生命取名爱新觉罗·显琦——90年后,当“公民金默玉”回望当年那个肃王府的十七格格时,这位最后的格格,也完成了对中国最后一代王朝的记忆和见证 。
网络配图

对金老的采访,联系了数次才成功 。“要那种特别晴的天,晴得像假的一样,你再过来 。”事后她特地解释,不是她挑剔,实在是15年的秦城监狱经历和7年的农场生活落下的阴影 。为了她那无法选择的出身,她像所有想摆脱阶级阴影的人一样,试图用劳动来洗刷掉自己身上“十七格格”和“川岛芳子之妹”的烙印,以至于从此九节脊骨坏损,“天气稍一阴冷,浑身都难受” 。
1996年,78岁的金默玉在廊坊经济开发区创办了“爱心日语学校”,而后的“东方大学城”正是在这所学校基础上创办的 。在廊坊的家里接受采访前,保姆先为老人递上毯子盖住双腿,很默契地送上香烟、打火机和烟灰缸 。老人抽的频率很高,几乎一天一包 。这也是秦城生活落下的习惯,在监狱里,每当腰疼得受不了,或是累得支撑不住的时候,她就靠香烟顶过煎熬 。每一位见过金默玉的人,都会惊讶她历尽磨难后的达观和幽默 。
【谁是唯一拒绝在溥仪退位诏书上签字的亲王?】1922年父亲去世时,我只有4岁,所以我对父亲没什么印象,也是从书上知道他的许多事情的,比如当年汪精卫刺杀摄政王载沣失败被捕后,是父亲审的他 。父亲见汪精卫谈吐不凡,很爱惜他,虽然两人在保皇与革命的问题上谁也说服不了谁,但父亲觉得汪精卫是个人才 。所以汪精卫能免于一死,父亲起了很大作用 。
网络配图

我们家是正宗的正黄旗,追根溯源,我们这一支的祖先、第一代肃亲王叫豪格,他是清太宗皇太极的长子,骁勇善战,后来成为八大“铁帽子王”之一 。皇太极去世后,他与多尔衮争皇位,多尔衮得势后,他备受迫害,很早就去世了 。
父亲爱新觉罗·善耆,是第十代、也是末代肃亲王 。如今很多史学家都认为他是位开明之士,当年他极力主张君主立宪,也曾向西太后谏言过,但西太后听后不悦,把他和恭王一起轰下去了 。父亲下去后大哭一场,觉得清朝完了 。西太后每年过生日,那些王公大臣都要进贡,父亲想让她见识一下国外那些先进东西,告诉她“人家文明都发展到这个程度了,大清朝别再妄自尊大了” 。他处心积虑,让人从英国、法国运来了好多东西,比如沙发、摇椅、望远镜、留声机等等 。但那些东西运回来后,有人说:肃王要篡位 。他一生气,就把它们留在自己家了,我小时候还玩过 。我记得还有一个特别大的八音盒,像钢琴那么大,16个人都抬不动,上面有很多小木人,启动后,有的在跳舞,有的在敲锣,有的在打鼓,特别好听,后来也不知道哪去了 。
41岁的父亲出任民政尚书,相当于今天的部长,在当时的清政府里已算非常年轻的“官员”了 。他在全国推行警政、户口、卫生、市政等方面的建设,接管“崇文门税务监督”后,给大家都涨了工资,告诉大家绝对不许收贿,有点像今天“高薪养廉”的意思 。后来有人跟西太后说:“肃王管得挺好的 。”谁知道西太后说:“那肃王以后不干了,谁接管他?”意思是说没油水可捞,还谁愿意管这摊啊?由此可以想见,那时的清政府已经溃烂成什么样子了 。
网络配图

父亲对清朝忠心耿耿,1912年,他痛哭流涕反对溥仪退位,是唯一拒绝在退位诏书上签字的亲王 。溥仪逊位后,他跟全家人说,国家都亡了,个人生活不能太奢侈,所以要家里人穿得简单些 。母亲她们都有丝绸,也不能故意扔了,所以平时就在外面穿一件布衣 。我的三娘特胖,怕热,只有她平时可以穿一件纱衣 。其他人上下都得是布的,不许穿丝的 。所以父亲死后被溥仪“赐”谥号为“忠”,追封为“肃忠亲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