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求职升迁高招:有人韬光养晦有人毛遂自荐

又是一年毕业季 , 又一届大学生迈出了象牙塔 , 各大用人单位求贤若渴 , 求职者也是奔波于各种招聘会之间 , 但“就业难”问题却依然存在 。一些人志向远大 , 一心想要成就大事业 , 但是 , 要么是英雄无用武之地 , 要么就是与升迁无缘 。说到此 , 我们倒不妨回望古代 , 看看古人是如何求职升迁的 , 想必会对今人有所裨益 。
网络配图
毛遂自荐 , 一鸣惊人
这种求职方法运用最好的当然是毛遂本人 。当年毛遂是战国时期赵国平原君的门客 , 当秦军围困赵国都城邯郸时 , 平原君奉赵王之命到楚国求救 , 毛遂便自己推荐自己 , 请求跟着一起去 。可平原君却根本没把毛遂放在眼里 , 还讽刺挖苦毛遂:“我听说有才能的人不管到什么地方 , 他的才能就像锥子放在口袋里一样 , 针尖马上就会破头而出 , 先生在我这儿呆了三年 , 却没什么举动 , 你还是省省吧!”
然而毛遂却从容地说:“问题是你一直没有把我放在口袋里 , 要不然我的才能早已像锥子一样全部露出来了 , 岂止是露个尖呀!”平原君一听 , 这个人的脑子反应够敏捷 , 就答应了 。到了楚国 , 平原君跟楚王谈了一上午都没有结果 , 此时毛遂唇枪舌剑 , 陈述利害 , 豪气冲天 , 楚王终于答应派春申君带兵去救赵国 , 避免了一场杀人屠城的惨剧 。毛遂也因此声威大震 , 并获得了“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的千古美誉 , 可谓一战成名 。毛遂瞅准了时机 , 最终自荐成功 , 在上司万分危急而又束手无策时挺身而出 , 显示出非凡的自信和过人的才华 , 找到了自己的用武之地 。
深谋远虑 , 高瞻远瞩
冯谖是历史上一位颇具传奇色彩的求职者 , 作为战国时期齐国丞相孟尝君的门客 , 他一开始显得平庸至极 , 还总是向孟尝君要这要那 , 犹如一个贪婪的无赖 。
网络配图
孟尝君因此很瞧不起他 。一次 , 冯谖奉命去孟尝君的封地薛城收债 , 他问孟尝君收了债要不要买点什么回来 , 孟尝君说 , 你看我家缺什么就买点什么吧 。于是冯谖到了薛城 , 把所有债券当众烧毁 , 当地百姓深感孟尝君的恩德 。
冯谖兴冲冲地回来交差 , 说我为你买来了“义” , 可孟尝君见一分钱也没收回来 , 于是非常生气 。不久 , 齐王听信谗言 , 让孟尝君交出相印 , 退隐薛城 , 薛城百姓听说后出城十里远迎 , 孟尝君这才意识到冯谖的远见卓识 , 开始重用冯谖 。后来冯谖通过聪明才智 , 给孟尝君定下了“狡兔三窟”的战略 , 使孟尝君重新做了齐国丞相 , 而且地位愈发稳固 。
孟尝君的门客三千 , 可谓卧虎藏龙 , 人才济济 , 要想独显锋芒是相当困难的 , 冯谖不急不躁 , 高瞻远瞩 , 暗中为自己创造机会 , 才能最终被认可 。
图片来源于网络
韬光养晦 , 积蓄力量
典型代表是姜子牙 。钓友们垂钓都是用弯钩 , 但姜子牙却用直钩垂钓 , 上面也不挂鱼饵 , 并且离水面三尺高 。别人见他这样都笑他愚蠢 , 姜子牙却说:“哥钓的不是鱼 , 是明主!”这种奇特的钓鱼方式终于传到周文王姬昌的耳朵里 。于是姜子牙得以出山 , 后来辅佐文王的儿子武王成就了一番霸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