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禁烟英雄林则徐何故屡遭道光帝革职

说起林则徐,人们便把1839年6月广州虎门的销烟事迹和他联系到一起 。笔者最近重温了电影《林则徐》,尤其是影片中他焚烧鸦片的那一刻,看着真是让人拍手称快;还有他严加阻断英商来中国贩卖鸦片,与英国人抗衡的那段镜头,他表现出来的那种气概的确令人佩服 。
大家都知道,林则徐以虎门销烟、奋力抗英而闻名中外,成为一代名臣、民族英雄,为后人称颂 。但也是因为禁烟和抗英,使林则徐成了朝廷的一名罪臣,遭受了5年悲壮的流放生活 。
网络配图
林则徐在广州的禁烟功绩,最初得到了道光皇帝的充分肯定 。1839年7月28日,道光帝阅完林则徐的虎门销烟报告,欣喜万分,誉为:“可称大快人心事!”
林则徐过55岁生日,道光帝又亲笔书写“福”、“寿”二字的大楷横匾,差人送往广州,以示嘉奖 。
不久,林则徐先后被任命为两江总督、两广总督 。时隔不久,林则徐所面临的形势就迅速恶化起来 。1840年6月,英军派舰队封锁珠江口,进攻广州 。林则徐严密布防,使英军的进攻未能得逞 。英军受阻后沿海岸北上,于7月5日攻占定海,8月9日抵达天津大沽口,威胁北京 。这时,道光帝惊慌失措,急令直隶总督琦善前去“议和”;又命令两江总督伊里布查清英军攻占定海的原因,究竟是由于“绝其贸易”还是“烧其鸦片”,意欲将林则徐作为“替罪羊” 。从此各种诬陷、打击和指责连续降临到林则徐的头上 。琦善是妥协派的骨干,当然不会错过这一陷害和打击林则徐的机会 。他声称英国所不满的只是林则徐一人,只要清廷惩治林则徐,所有问题都可解决 。其间,林则徐两次上奏,大胆陈述禁烟抗英的合理性和正义性 。道光帝翻脸,指责林则徐简直是一派胡言,实在可恶!
网络配图
9月29日,道光帝下旨,革了林则徐的职,并命令“交部严加议处,来京听候部议” 。这只是林则徐受到的初步惩罚,后面还有更严重的惩罚在等待着他 。
10月25日,林则徐又收到吏部文件,通知他暂留广州,等待新任钦差大臣琦善的审问和发落 。
1841年5月1日,林则徐又接到圣旨:降为四品卿衔,速赴浙江镇海听候谕旨 。到镇海后,林则徐积极参与了当地的海防建设事宜,力图“戴罪立功” 。不久,接替琦善的靖逆将军奕山,在率军与英军作战中打了败仗 。为了开脱罪责,他竟造谣说,英方是愿意议和的,他们恨之入骨的只有林则徐一人 。言外之意,就是必须再次惩办林则徐,英方才能罢兵议和 。道光帝求和心切,便把广州战败的责任再次归罪于林则徐,说他在广州任职时没有积极筹划防务,以致英军发起进攻后,奕山招架不住 。
网络配图
6月28日,道光皇帝下旨,革去林则徐“四品卿衔”, “从重发往新疆伊犁,效力赎罪” 。
林则徐抗英有功,却遭投降派诬陷,被道光帝革职,他忍辱负重,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7月14日)踏上戍途 。在赴戍途中,仍忧国忧民,并不为个人的坎坷而唏嘘,当与妻子在古城西安告别时,在满腔愤怒下写了“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激励诗句 。这是他爱国情感的抒发,也是他性情人格的写照 。
【揭秘禁烟英雄林则徐何故屡遭道光帝革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