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自强不息写一句话 自强不息造句子


用自强不息写一句话 自强不息造句子

文章插图

周国华
从小患有视力障碍,抱着积极乐观的心态,投身体育事业,多次获得残奥会、残奥会、世锦赛等冠军 。身患残疾却不向命运屈服,靠着韧劲,刻苦学习,走上了科研之路…近年来,我省涌现出一大批残疾人先进典型 。他们克服了重重困难,用辛勤的劳动和汗水书写了自强不息、奋斗不止的精彩人生 。日前,笔者走访了两位荣获“全国自强模范”的残疾人先进典型,聆听了他们勇敢追梦的励志故事 。
【用自强不息写一句话 自强不息造句子】民族自强模范林:“只要努力,生命可以顽强 。”
“生命是脆弱的,但只要努力,生命也可以是顽强的 。”这是“全国自强模范”林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 。虽然患有先天性双下肢残疾,但林并没有放弃 。而是选择迎难而上,努力学习,投身科研,获得广东省“优秀团员”荣誉称号,入围“第十三届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 。
小学四年级,林开始学骑自行车 。很多人以为她是“大龄徒弟”,不可能成功 。她在心里暗示自己能做这件事 。起初,她在自行车两侧安装小轮子,以保持身体平衡 。后来,她慢慢地把小轮子拆下来,换了一个更大的车 。经过不懈的努力,林终于可以骑自行车,跟上大家的步伐了 。
2011年,林被汕头大学录取 。从大学一年级开始,她就走上了科研之路 。刚开始她看不懂英文文献,就一个字一个字的找,文章空里面几乎所有的白色地方都有标注 。面对困难,她始终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敢于挑战,不怕失败 。
林日复一日地做科研已经四五年了 。2016年,林选择继续在汕头大学攻读硕士学位 。一周7天,每天10多个小时的科研工作是她的正常生活 。考研自习室最后一盏灯一般都是她熄灭的 。林在读研究生期间,以优异的成绩连续两年获得研究生一等奖学金 。
2016年,林第一篇SCI学术论文作为第一作者发表 。“在论文成功发表前几经周折,带着兴奋和紧张,整个寒假几乎都贡献给了这篇文章 。”林回忆道 。当投稿一次次被拒时,她并没有气馁,而是针对问题补充完善数据,选择再次投稿 。到目前为止,她已经发表了四篇论文 。
学习之余,林还积极参加公益活动,回报社会 。刚进大学的时候,她加入了青年志愿者协会,多次参加志愿者活动 。她坚持在汕头市残疾人活动中心照顾盲童,定期看望脑瘫儿童,用自己的例子鼓励这些孩子,残疾人才能活出精彩 。
如今,林已进入西湖大学深造 。她对未来的研究道路充满期待 。
残奥会冠军周国华:“既然拿起了,就不想放下 。”
“因为热爱运动,我走上了当运动员的道路 。能够站在国际舞台上,为国争光,我无比自豪 。”“全国自强模范”、残奥会冠军周国华说 。从开始系统训练,周国华只用了四年时间,就赢得了全国残奥会、亚残运会、残奥会、世锦赛等重大赛事的冠军 。
小时候,周国华被诊断患有先天性视网膜色素变性 。随着视力逐渐下降,她不得不转学到盲人学校学习按摩培训,以为自己以后能用一技之长养活自己 。她热爱文体活动,在盲校比赛中取得了好成绩 。后来被东莞市残联选中参加残疾人田径训练,开始了她的运动生涯 。
2011年第八届全国残奥会,1金2银;年伦敦残奥会,1金1银;2014年亚残运会,2金1银;2016年巴西里约热内卢残奥会,1金1银1铜;2019年世界残疾人田径锦标赛,2金1银…没有付出,就没有收获 。凭着不畏艰难、敢于拼搏的精神,周国华逐渐登上了最高领奖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