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蠡辅佐国君勾践有功而且以他的聪明为何救不了自己儿子?

范蠡为早期道家学者,楚学开拓者之一 。被后人尊称为“商圣”,"南阳五圣"之一 。虽出身贫贱,但是博学多才,与楚宛令文种相识、相交甚深 。因不满当时楚国政治黑暗、非贵族不得入仕而一起投奔越国,辅佐越国勾践 。传说他帮助勾践兴越国,灭吴国,一雪会稽之耻 。功成名就之后急流勇退,化名姓为鸱夷子皮,遨游于七十二峰之间 。后定居于定陶(今山东菏泽市定陶区),期间三次经商成巨富,三散家财,自号陶朱公 。世人誉之“忠以为国;智以保身;商以致富,成名天下 。”后代许多生意人皆供奉他的塑像,称之财神 。被视为顺阳范氏之先祖 。
网络配图
范蠡是越王勾践的大臣,他曾经辅佐越王勾践,运筹谋划二十多年 。还有一种说法,勾践夫妻曾经到吴国当人质,就是范蠡陪伴在身边,一边保护勾践夫妇,一边曲意奉承吴王,终于让吴王放勾践回国 。回国后,他和文种一起协助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积极发展生产,鼓励越国人休养生息,积极训练士兵,终于打败了吴国,洗雪了亡国的耻辱 。然而,范蠡深深地知道,越王勾践这个人只能是和他一起共患难,却不能和他一道共享富贵,因此在打败吴国,功成名就之后泛舟太湖,离开了这个赖以成名的是非之地 。而和他一道为国出力的文种却被越王勾践赐剑而死 。范蠡进能辅佐国君复国,退则能保全其身,自古就被看作是明智之士,尤其是他功成身退,更被看作是智者的典范,屡屡被人提及和效仿 。可是,后来他的儿子在楚国犯了死罪,范蠡却救不了他,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范蠡离开越国以后,乘船跨海到了齐国,更名改姓,自称“鸱(chi)夷子皮”,在海边耕作 。他们父子吃苦耐劳,努力生产,合力治理产业,很快积累了几十万的财富 。齐人听说他贤能,就让他做了国相 。
不知道范蠡的思维方式就是与众不同还是看透了吴、越两国官场上那些事情,齐相这个官他又不要了 。他认为,住在家里就能积累到千金财产,一做官就能当到卿相,这是平民百姓能够达到的最高地位了 。如果长期享受尊贵的名号,不吉利 。于是他把相印归还给齐国君主,把家产全部发散给四邻和知音好友,然后携带着财宝秘密地离去 。范蠡新到的这个地方是在陶地,他认为这儿是天下的中心,犯交易做买卖道路畅通,经营生意可以发财致富 。于是自称为陶朱公,和儿子一起耕种、畜牧、做一些利润不错的买卖 。很快,他的家资又积累了起来,而这次要比上次积累的不知还要多多少!他的名气也更大,天下人都知道有个陶朱公 。
【范蠡辅佐国君勾践有功而且以他的聪明为何救不了自己儿子?】网络配图
被称之为朱公的范蠡二儿子在楚国杀了人,被捉了起来 。朱公想救他,于是安排小儿子前往楚国 。他给小儿子公关活动的费用是一千镒黄金,装在器具中,需要用牛车拉 。正当小儿子要出发时,朱公的大儿子不干了,他坚决要求前去,可是朱公并没有答应 。他的大儿子说“家里的长子叫做家督,现在弟弟犯了罪,父亲不派长子去,却派小弟弟,这说明我是不肖子 。”说罢就想自杀 。朱公的妻子也替儿子求情,说“现在派小儿子去,未必能救得了二儿子的命,却先丧失了大儿子,该怎么办?”朱公不得已就派了大儿子 。朱公写了一封信,要大儿子到了楚国以后去找一个旧日的好友庄生 。他嘱咐大儿子说“到了楚国以后,要把千金送到庄生家,一切听从他去处理,千万不要与他发生争执 。”这个长子去了,可是他却瞒着父亲私自带走了几百镒黄金 。
朱大公子到了楚国,打听到这个庄生住在靠近楚国都城外城的地方,找到他家却看到,门外的野草已经遮蔽了道路门户,实实在在一户贫穷人家 。尽管如此,朱大公子还是按照父亲所说,把信交给庄生,并留下了千金 。庄生收下了信和金子,对大公子说“你可以赶快离开了,千万不要留在此地 。等你弟弟释放后,也不要问原因 。”朱大公子离开庄生的家,也没有再来探望,但是却并没有离开楚国 。他把自己私自带来的黄金送给了楚国一个主事的达官贵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