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分征求中医药养生保健的广告词!!( 二 )


本质在于农田土与腐殖土相比,最根本的区别是土壤中有机质含量少(2%左右),肥力低,易板结,含蓄水肥和通气透水性能不好,对土壤温度和旱涝的缓冲能力弱,不利于人参生长发育 。
为什么说美国威斯康辛州花旗参最好
首先是产地:
威斯康辛州拥有凉爽宜人的夏季、连绵不断的丘陵和原始肥沃的土壤,极为适宜种植功效独特的美国花旗参 。此外,威斯康辛州的参农也具有逾百年的种植经验 。他们辛勤的作业换来的是世界上最高品质的人工种植西洋参 。
其次是品质
美国对所有的农产品都有严格的农药使用规范 。在威斯康辛种植的花旗参,其农药使用均达到了EPA(美国环境保护署)严格的安全标准 。最近,美国威斯康辛州花旗参农业总会又做了大量的工作,制定了一套美国农业部认可的种植参分等标准,以期在市场上保证产品的质量统一 。
怎样综合防治西洋参的病害?
西洋参的病虫害种类繁多,而且病虫害的发生发展与环境条件关系十分密切,发生程度受温度、水分、营养条件等生态因素影响极大 。因此要因地、因时、因病虫种类,在综合治理的基础上,侧重农艺、化学、生物等防治方法,把病虫控制在最低限度之内 。防治病虫技术与丰产栽培技术结合起来,才能达到降低病虫危害、提高产量与质量的目的 。30多年来各地种植西洋参积累了丰富的综合防治病虫害的有效措施,综合各地的经验提出下面的综合措施:(1)认真选地细致整地选地势较高、排水良好、有机质含量丰富的壤土或砂质壤土,土层深厚,通透性好的微酸性土壤 。地选好后,要多次翻耕晾晒 。使土壤经过一个冬季严寒和一个夏季阳光的高热及紫外线照射灭菌杀虫,并使土壤充分熟化,达到土质疏松,培肥土壤的目的 。尽量作到头一年备地,第二年栽参,避免用当年备地当年种参 。(2)改良土壤因地作床西洋参喜欢有机质含量高的土壤,但有机质含量太高,不利于西洋参生长,病害也重,因此黑土地要掺些活黄土,黄土地要掺些黑土,荒山坡地和农田土要施入有机肥进行改良,创造有利于西洋参生育的条件 。地势低洼,含水量大的土壤作25厘米以上的高床,含水量小,地势高燥的地作20厘米以下的低床,有利植株生长,提高抗病力 。(3)土壤及床面消毒整地倒土时施入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施用量为20克/米2,辛硫磷乳油10克/米2,灭菌杀虫 。晚秋植株枯萎后或早春芽胞萌动前用0.5%硫酸铜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等浇洒床面,消灭表土病原菌 。(4)种苗消毒选择无病种子种苗,并进行种苗消毒,控制种子种苗带菌 。(5)适时调节光照要根据季节变化,采用多次调光方法,防止强光为害,创造适宜的光照条件,防止因强光直射造成日灼,降低抗病力 。(6)重视床面覆盖生育期中,床面覆盖落叶或稻草,可缓冲土壤温湿度,尤其双透棚栽参,绝不能忽视床面覆盖措施 。(7)搞好田间管理春季彻底清除防寒物,换新草覆盖床面,生育中清除床面和作业道上的杂草;秋季彻底清除枯枝落叶,并用化学药剂消毒 。彻底清除越冬病源,可明显减轻病虫害 。(8)作好防寒北方参区要采取提早、分两次加厚防寒物方法,有效地保证种苗的安全越冬 。(9)适时喷药参苗出土后及时喷洒保护剂预防发病,发生病状及时喷洒治疗剂,把病害控制在最低限度 。用药剂防治,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对症下药,适量用药,才能有效防治病虫害 。
怎样防治西洋参菌核病?
菌核病主要侵染三年以上的参根,幼苗很少受害,该病发生虽不普遍,一旦发生也会造成损失 。(1)病症菌核病只感染**根和根茎 。根部染病以后软腐,开始时表面有少量白色菌丝,以后形成不规则的黑色鼠粪粒状的菌核 。最后内部组织腐败消失,只剩外皮 。此病发展很快,难于早期识别,前期几乎是健株,待发现枯萎时,参根已溃烂不堪 。本病一旦发生,蔓延极快(图36) 。(2)发病原因菌核在病残体上和土壤中越冬,在早春地温2℃时开始浸染发病,此病多在早春和晚秋当土壤低温多湿时易发生,一般在4~6月土壤解冻后出苗前发病,6月份以后基本停止蔓延 。当土温在2℃以上即开始染病,土温6~8℃时发病重,土温超过15℃发病轻或停止蔓延 。土温在20℃以上且湿度过大时,发病参根很快烂掉 。该病从土壤解冻到出苗为发病盛期 。土壤湿度大,地温低,排水不良,透气性差或氮肥过多,都易得此病,土壤封冻前降水过多,然后降温封冻,床土水分大也易染病 。(3)防治方法①加强田间管理,挖好排水沟,防止早春冰雪融化后过多水流入参床,使土壤避免过湿和板结 。移栽时注意保护好参苗,防止种苗受冻害,降低抗病力,过湿地块应适当早撤防寒物 。勤松土,增加土壤透气性,提高土壤温度 。春秋两季注意防止缓阳冻 。田间发现病株,应立即拔除,并对周围土壤消毒,以控制病害的蔓延 。②药剂防治:下防寒土之后,用1%硫酸铜液进行床面、床沟、走道及参地四周消毒 。西洋参移栽前一周,每平方米参地均匀地拌入20克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对防治西洋参菌核病有较好的效果 。图36 菌核病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