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谈太平天国后期王侯爵位泛滥的问题 , 我们不妨先梳理一下太平天国的封王过程 。太平天国封王大体可分为三个时期 。前期是永安封王 , 天王洪秀全下有东、西、南、北、翼五王(分别为杨秀清、萧朝贵、冯云山、韦昌辉、石达开) , 加上之后封的燕王秦日纲、豫王胡以晃 , 共计七王 。这基本奠定了天国初期统治集团的核心层(最核心的是天王及永安五王 , 他们也北并称为“首义六王” , 以兄弟相称) 。
洪秀全
天京事变(1856年)之后 , 杨秀清等被杀、出走 , 但洪秀全为维护所谓上帝家庭的稳定与团结 , 并未向下层揭露杨秀清叛变之事 , 封之前诸王子嗣为幼东王等 , 同时任用胞亲(期间洪仁玕回归)和青年将领(以陈玉成、李秀成为代表) , 如义王、安王、福王、干王、英王、赞王、忠王、侍王、辅王、忠王等 。而在太平天国的最后岁月 , 天王洪秀全更是滥封王爵 , 自1861年冬至两年多后天京陷落 , 封王至2700余人 , 举凡广西老兵、宗亲朋友都得以封王 。《李秀成自述》称“不问何人 , 有人保者俱准” 。
一般论者言及天国后期王爵泛滥 , 多从天国末期政治腐败 , 战事多失利 , 天王任用私人等等立论 , 也有称天王欲以封王来激励频频苦战而难获决定性胜利的将士 , 还有称天王要平衡各方的利益关系 。这些讨论大都有其事实依据 , 是天国后期王爵泛滥的原因之一 , 但是若从天国高层政治的模式来看 , 天国一开始确立就埋下了政治隐患 , 后期的王爵泛滥是天王对挽救天国政治失望的一种表现 。
“天京事变”主要人物关系简图
要具体谈这一点 , 我们不得不先简单说一下天国初立的模式 , 即“双主制” 。天国初立时 , 即确立了天王洪秀全与东王杨秀清的双主制 。虽然天王拥有最高权威 , 但杨秀清依靠天父附体 , 取得了特殊的地位 , “诸王俱受东王节制” , 东王得称“九千岁”都是这一体制的表现 。这种体制在天国初期对于政权的稳定有着很大的意义 , 天王一方面需要借助杨秀清的权威 , 使得自己一整套“降神”的世界观及其仪式完整而令人信服 , 另一方面东王任事也使得洪秀全有精力去完成宗教写作 , 以建构天朝的观念上层建筑 。
清军曾国荃部围攻天京
但是不幸的是 , 东王最后走到了天王的对立面 。“逼称万岁”使得洪下决心除掉东王 , 但是天京事变之后造成的高层政治真空需要有人填补 , 同时也需要给被统治者阶层一个解释 , 以使得他们继续对天朝信仰保持信心 。显然双主制需要重新建构 , 但是翼王石达开明显不是天王满意的人选 , 迫于压力让石入天京主政仅仅两月 , 就任用胞兄将其排挤走便是一证 。之后洪希望从宗亲中寻找一个得以替代杨位置的人 , 他找到了族亲洪仁玕 , 将其提拔到超过石达开的地位 , 作为联系天王和诸将的纽带 。但遗憾的是洪仁玕并没有成功的实现天王的愿望 , 外面诸将领不服 , 朝内则安、福诸宗亲王掣肘 , 最后干王则因对安庆陷落负责而被贬 。天王的一系列努力落空 , 从而进入到一个消极的时期 , 滥封王爵明显不是长久之计 , 而天京陷落时洪秀全的一些言行 , 也是一种陷入自我世界的表现 , 所以说 , 天朝后期的洪秀全可能因对政治失望而滥封王爵 。
- 揭秘:太平天国的洪秀全如何对待自己2300多女人的
- 太平天国真相:以道愚民、以术杀人
- 历史上唯一的女状元:竟曾参加太平天国义军
- 蜀汉四相蜀汉后期为什么无人可用
- 太平天国在南京为何连信仰上帝的基督徒都要杀?
- 揭秘:明朝后期东林党与阉党之间的战争
- 因为一个女人而引发的太平天国诸王互相残杀
- 两千抗三万!文武双全的蜀汉后期最牛武将
- 明朝后期皇帝为何寿命不长因为朱棣有遗传病
- 东汉后期:王朝演变与社会动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