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宫秘史:揭秘慈禧光绪如何成为最早的蜡像模特( 二 )



网络配图
也许很多人还会记得,黄澄澄的芒果.装在玻璃盒内,其实就是用蜡做成的 。这段久远了的记忆,也算是蜡像流传中国的一个历史见证 。斗转星移,改革开放以后,蜡像从国外再度传人中国,经过中国艺术家们的不懈努力,现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中国蜡像和世界上蜡像发源地法国相比,同样能够以假乱真 。在某些方面,中国蜡像的制作工艺甚至超过了法国 。比如在对亚洲人的神情刻画方面,中国蜡像就更为传神 。在细节方面的质量也高于法国,比如法国蜡像在手部的刻画上远远逊色于中国 。蜡像是一门被称为“立体摄影”的超级写实主义雕塑艺术,蜡像所塑造的人物,栩栩如生,独具魅力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5周年的时候.中国国家博物馆推出了蜡像精品陈列 。
今天,人们很难想象,一百年前,慈禧蜡像和光绪蜡像在法兰西博物院展出时的具体情况,但借助于国家保存的历史档案,有关“蜡像事件”的来龙去脉,仍可生动地再现于世人面前 。还有,在蜡像艺术发展的历史上,也铭记了中国人留下的痕迹,不管怎么说,慈禧和光绪都算是最早被做成蜡像的中国人,或者说是中国最早的蜡像模特 。
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爱新觉罗载泽与徐世昌、端方、戴鸿慈、绍英一同被清政府任命为出使大臣,赴日、英、法、美、比等国家考察各国政治 。载泽一行在法国博物院,看到了蜡像这门新兴的艺术 。本来,载泽等人不对这门艺术感什么兴趣,可是当他们看到诸多的游人纷纷饶有兴致地观看一对中国蜡像人物 。这对人物男的身穿龙袍,女的衣着华贵,都是那样的栩栩如生,呼之欲出 。这不看不要紧,一看吓一跳 。原来这对蜡像人物是慈禧太后与光绪皇帝 。
载泽等人虽说是第一次见到蜡像为何物,也见到其他国家的王公贵戚被制作成蜡像进行展览,但那毕竟是西方人的做法 。想想在国内,堂堂大清国皇太后、皇帝,举国上下谁敢直视;在异国他乡却是与各色闲杂人等混在一起,遭到任人随意比比划划指指点点的处境 。这还了得,这严重有损大清帝国的颜面 。
载泽回国后立即向外务部报告了这一事件,一时间朝廷上下议论纷纷,慈禧太后本人知道这一情况后,也是十分的不痛快,表示无法接受西方的这种所谓艺术形式 。晚清外交部和法方开始多次交涉,这件事成了一件不大不小的外交事件 。
网络配图
载泽的报告主要说:一是蜡像不像真人,形象不好;二是服装粗糙,完全不符合朝廷规定的款式;三是慈禧的形象不如光绪的突出 。这前两点还好说得过去,洋人蛮夷不化,做事稀里糊涂,咱不跟他一般见识;可他们也不能不懂规矩,在大清国是太后老佛爷说了算,老佛爷才是主掌乾坤的第一人,她的光芒怎能让他人掩盖呢?这是丝毫不能马虎的事 。
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清政府用当时最先进的有线电报给“出使法国大臣”刘式训发电报,指使其和法国外交部进行交涉 。这些往来电报文件存在晚清军机处电报档案,记录了当时的情况 。六月二十六日第一封电报,要求刘式训知照外务部撤除慈禧太后和光绪的蜡像 。电文内容为:“泽公面称,前游法国博物院,见有太后、皇上蜡像,并非真像,衣饰亦不如式,希婉达外部,令该院撤去 。”这样内容的电报有几份,刘式训的回电是法方总是不置可否,不予搭理 。清政府在这件事上虽然劳师动众耗时费力,但拳头总是打在棉花堆上,人家懒得和你理论,依然我行我素 。弱国无外交,再怎么交涉也没人理,有的只是看笑话 。最后清政府只能来了个不了了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