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秘密:乾隆12岁时首见康熙都干了什么?( 二 )


网络配图
九州清晏殿是皇帝的主要寝宫 , 相当于紫禁城的养心殿 。从雍正初年开始 , 在殿内就设有火炕取暖的卧室 , 分别叫东、西暖阁 。档案文献记载 , 乾隆时期 , 每当冬天来临 , 圆明园内皇帝后妃的寝宫总共要安设取暖火炉324个 。
道光时 , 在九州清晏殿的西头接了3间套殿 。咸丰帝喜欢住这个套殿 。咸丰十一年(1861) , 咸丰帝在避暑山庄驾崩时 , 为防止大臣专权 , 特地交给慈安太后一枚“御赏”印章 , 交给5岁的小皇帝一枚“同道堂”印章 , 要求朝廷谕旨必须加盖这两个印章才能生效 。慈禧太后是小皇帝的生母 , 那枚“同道堂”印章便由她控制了 。后来 , 慈禧太后等最终发动政变 , 实现垂帘听政 。
皇帝住在圆明园期间 , 皇子们也跟着一起到园子里来读书 。在清朝 , 皇子称为阿哥 , 阿哥们的书房称为“上书房”(道光以前也作“尚书房”) 。圆明园的上书房 , 在前朝区东侧福园门内的洞天深处 , 与皇家画院如意馆一墙之隔 , 由南北相连的两个小岛组成 , 雍正帝亲笔书写的“斯文在兹”等4块匾额挂在殿堂之上 。
皇子虚龄6岁正式入学 , 授课师傅由皇帝钦点 。上课时间从清晨5点钟一直到下午两点半 , 才放学吃饭 。下午的课程是军事训练 。练武场所叫山高水长 , 也是别有一番寓意 。根据档案记载 , 皇子学习一年只放5天假 , 只有大年初一、端午、中秋、皇帝生日万寿节和自己的生日这5天可以放松一下 。
园内差役和拖家带口的护卫军
根据清宫档案记载 , 在最鼎盛的时候 , 园子里的差役达到2000人 。这其中 , 有管理园内事务的官员 , 有太监、宫女 , 还有做工的匠役、种田的农夫、养蚕的蚕户 , 以及喇嘛、道士等 。
圆明园内的太监最多时达到620名 。他们主要负责皇帝后妃的起居生活 , 其中有一种技勇太监负有警卫任务 , 在平时还要练习长枪、腰刀和弓箭 。正是这些技勇太监 , 在后来侵略者闯进圆明园时 , 拿起手里落后的武器 , 进行了一番顽强的抵抗 , 总算为国人争了一口气 。
再说说园子里的匠役 。乾隆五十二年(1787)规定 , 圆明园匠役定额是667名 , 嘉庆十年(1805)增至908名 。他们的职责分得很细:703名园户 , 负责园内卫生;54名花匠 , 负责园内花圃养护和花卉摆放;54名闸军 , 负责进出水闸门的启动和关闭;还有3名水手 , 长年在园内看管皇帝的游船——凤翔艇 。园内大小船只 , 在乾隆十年时是184只 , 主要由太监经管 。
网络配图
从雍正二年开始 , 圆明园就设置了专门的护军营 , 由八旗护军营和内务府三旗护军营组成 。圆明园护军营人数最多时达到6847名 , 配备官马最多时3244匹 。围绕着圆明园 , 总共设置了133处哨所 。
在圆明园周围 , 为护军建起了8所大型营房 。清代八旗制度是兵民合一的 , 不仅是军队组织 , 也是户籍组织 。每个营的最高官员——营总有房子12间 , 以下依次递减 , 但普通士兵也给3间房子 , 妻儿老小都住在一起 。这种拖家带口的警卫部队战斗力不高 , 是完全可以想象的 。护军营的武器装备 , 主要是长枪、弓箭、腰刀等 , 能发射铅丸的鸟枪 , 就算是“军中利器”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