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润笔轶事:司马相如因《长门赋》得黄金百斤

为人题诗、作文、写字或者绘画 , 因为人情往来 , 多少总有些酬劳 。这份酬劳 , 古人称之为润笔 。润笔一词 , 出于《隋书·郑译传》 。隋文帝赐宴郑译于醴泉宫 , “令内史令李德林立作诏书 , 高颎戏谓译曰:‘笔干 。’译答曰:‘出为方岳 , 杖策言归 , 不得一钱 , 何以润笔 。’”后世便称“以物求文 , 谓之润笔之资” 。
古代没有稿费制度 , 文人即使写出了字字珠玑的锦绣文章 , 也未必能变现 。所以赵壹说“文籍虽满腹 , 不如一囊钱” , 李白说“吟诗作赋北窗里 , 万言不值一杯水” 。用力多而所获寡 , 抱椠怀铅之士对于文章的廉价不无抱怨 。
但是历史上有的作家润笔之高却令人咋舌 。历史上第一个拿到高润笔的作家 , 大概是汉代的司马相如 。王楙在《野客丛书》中说:“作文受谢 , 非起于晋宋 。乞米受金 , 为人作传 , 不足道也 。观陈皇后失宠于汉武帝 , 别在长门宫 , 闻司马相如天下工为文 , 奉黄金百斤 , 为文君取酒 , 相如因为文以悟主上 , 皇后复得幸 。”司马相如应陈皇后所请而作的是《长门赋》 , 但陈皇后因为一篇赋而重新得宠之事却于史无征 。辛弃疾在《摸鱼儿》一词中说:“千金纵买相如赋 , 脉脉此情谁诉” , 便道出了陈皇后买赋之后辛酸和无奈依然如故的事实 。尽管陈皇后不曾因为《长门赋》而扭转颓势 , 但是司马相如所得黄金百斤可谓一笔巨款 。颜师古在《汉书》注中指出 , 司马相如所处的时代 , “一金 , 万钱也” 。按这个比例计算 , 司马相如《长门赋》卖到了一百万的价钱 。
虽说善恶在我 , 毁誉由人 , 但文章具有铄金之力 , “随你清如伯夷 , 少不得一篇极恶的文章送归林下;随你恶如盗跖 , 少不得一篇极好的文章送归地下 。”因此 , 唐代人对于作为盖棺定论重要组成部分的碑铭非常重视 , 一反过去不树不封的传统 , 极其重视树碑刻石 。根据《新唐书》记载 , 李邕作文 , 长于碑颂 , “人奉金帛请其文 , 前后所受钜万计 。”以致洪迈在《容斋随笔》中说:“自古鬻文获财 , 未有如邕者 。”杜甫在《八哀诗·赠秘书监江夏李公邕》中也写道:“干谒走其门 , 碑版照四裔 。各满深望还 , 森然起凡例 。”这表明李邕不但以写碑颂获得了可观的润笔 , 所写碑颂还成为至高典范 。
韩愈文起八代之衰 , 卓然成一家之言 , 被人视为泰山北斗 , 但在碑铭的写作上也不遗余力 。因为声名显赫、地位高贵 , 韩愈所获润笔不菲 。刘禹锡在《祭韩愈文》中指出:“公鼎侯碑 , 志隧表阡 , 一字之价 , 辇金如山 。”韩愈一个字可以换来一座金山虽然不无夸张 , 但韩愈赚得盆盈钵满却是毋庸置疑的 。以至于门客刘叉都看不下去了 , “因持愈金数斤去 , 曰:‘此谀墓中人得耳 , 不若与刘君为寿 。’”
【古代润笔轶事:司马相如因《长门赋》得黄金百斤】裴度修缮福先寺 , 皇甫湜写了《福先寺碑》一文 , 《新唐书》记载 , “度赠以车马缯彩甚厚 , 湜大怒曰:‘自吾为《顾况集序》 , 未常许人 。今碑字三千 , 字三缣 , 何遇我薄邪?’度笑曰:‘不羁之才也 。’从而酬之 。”皇甫湜身为韩门弟子 , 在当时负有文名 , 但每个字索要三匹缣 , 润笔堪称是天价了 。尽管如此 , 裴度认为皇甫湜乃“不羁之才” , 还是如数满足了他的要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