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黄马褂可以引无数英雄竞折腰?又有谁拥有它

咱从京剧里面一出很出彩的戏说起 。
这出戏名叫《三盗九龙杯》,讲的是江湖绿林中事,人物全是英雄豪杰,情节起伏曲折,跌宕处,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大凡峰回路转,都铺平垫稳,全戏排场大、气度恢宏,许多富贵人家办堂会都喜欢点这出戏 。
戏文开头是从康熙皇帝出猎说起:康熙皇帝在海子红门围猎,突遇猛虎,危急关头,绿林好汉黄三泰恰好路过 。这黄三泰的飞镖天下闻名,飞镖出手,例无虚发,猛虎当场死亡 。康熙皇帝死里逃生,心中高兴,赏赐了黄三泰一件黄马褂 。黄三泰感激涕零,跪倒谢恩,并拍着胸脯说,日后皇家若有一草一木遗失,都包在他的身上,他必能找回 。黄马褂原本是一件至高无上的御赐品,得此重赏,黄三泰忘乎所以得昏头昏脑地夸下了吞天海口 。江湖人氏都眼羡他得到了黄马褂,听他夸下了海口,大不服气 。侠盗杨香武第一个跳出来为难黄三泰,他施展空空妙手把皇家避暑山庄里的九龙玉杯盗走,从而在江湖上掀起了一场轩然大波……
这出戏是从康熙皇帝赏赐黄三泰黄马褂演起的,所以又叫《庆赏黄马褂》 。
绿林中人视钱财如粪土、视功名利禄如浮动 。可是,这样一件黄马褂,竟然打破江湖的沉寂,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那么,在清朝历史上,黄马褂象征着什么?
首先,马褂是旗人的一种服饰 。旗人入关前,以渔猎为生,上山打猎、下河摸鱼,干的都是体力活,尤其是打猎,骑在马上,两臂抡圆,盘马弯弓,不适宜穿长袖大袍,为了施展身手方便,他们制作出一种轻便短小的服装,袖子只到肘部,下摆只到大腿,称为“马褂”(满语为“额伦代”) 。
满人定鼎天下,得意之余,也称“马褂”称为“得胜褂” 。
“马褂”人人都可以找裁缝制作来穿,“黄马褂”却不行 。
天地玄黄,宇宙洪荒 。
在中国,自古以来,在阴阳五行说的影响下,玄色和黄色被认为是天地之色,即黄色最为尊尚 。
黄色中又以“明黄”(其实就是“淡黄”)名贵,李唐以降,该色是帝王的专用颜色,其他人不能染指,否则就以觊觎皇权罪论处 。
“明黄”色之外,贵族或宫妃可以用“金黄色”(即“深黄色”),平民则顶多只能用“杏黄色”(也即“红黄色”) 。插一句,水泊梁山的“替天行道”大旗是用杏黄色布料制成而不是用明黄色,说明好汉们只反贪官不反朝廷,反得不彻底 。
乾隆时期,平西将军阿桂征大小金川得胜归来,身上就穿着一件“得胜褂”,此后,人们争相仿穿 。
那时阿桂穿在身上的是天蓝色的“得胜褂”,天蓝色即是那时的引领色 。
但世风时时在变,很快,“得胜褂”就盛行起玫瑰紫色来 。
再后来,乾隆的宠臣福康安喜穿深绛色(深红色),该色被人们称为“福色”,则“福色”又成为了人们向往的颜色 。
到了嘉道年间,“得胜褂”已经在民间普遍流行了 。
清朝皇帝出巡,所有扈从的御前大臣、内大臣、内廷王大臣、侍卫什长扈从也都穿上“得胜褂”,这是从保护皇帝的角度考虑,“得胜褂”轻便短小,一旦有什么不测,护驾起来方便 。
这个时候,如果这前呼后拥的一大票人之中只有皇帝一人身穿“明黄”色衣服,未免行色难壮 。于是乎,皇帝同意他们在帽顶后端插戴孔雀翎,用明黄色的绸缎或纱(冬天为绸缎,夏天为纱)制成“得胜褂”穿在身上——当当当当!黄马褂也就由此登场了 。
“明黄”色,那是只有皇帝才能使用的颜色,现在我们也可以穿在身上了,是不是荣耀无限?
能穿上黄马褂的确是一件很得瑟的事儿,这些近侍大臣们高兴坏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