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的外交官出国随身带剃头匠十天理回发

我们知道清朝的发型经过了很漫长的演变,清朝的发式先是由老鼠尾巴那么细再到猪尾巴那么细,最后才到蛇那么粗 。那么从十七世纪四十年代的时候,当时的清王朝推出了所谓的剃发令,留辫子成了大清国法定的法式 。
网络配图
总之,剃发留辫是当时的规矩,而当时作为外交官的清朝官员更是时刻注意自己的形象 。毕竟他们代表的是清政府的形象 。
我们知道晚晴的发型就是咱们看到的阴阳头,辫子周围要剃的很干净,而头发是很容易长起来的,身在国外的外交官员对发型都比较讲究,所以他们在出访国外的时候,都要带上一个专门的理发高超的剃头师傅,负责其日常的发型护理 。
我们举几个例子,当时清朝第一任驻外使节,郭嵩焘出国的时候就带着专门的剃头师傅 。郭嵩焘非常有名,不但是湘军的创办人之一,而且也是中国近代历史上第一个驻外的外交官,他当时是驻英国外交官 。
【清朝的外交官出国随身带剃头匠十天理回发】网络配图
他是一位很了不起的外交官,赴英途中,郭嵩焘他出访的过程和心得记录下来,也就是著名的《使西纪程》,郭嵩焘很欣赏西方的民主政治制度,主张中国应研究、学习 。不过其一番好心却并没有被清政府赏识,而是受到了顽固派的激烈攻击 。最后黯然回国 。
20世纪初的时候,清政府曾派端方等人去国外考察,他们这一行人也专门带了一个理发的师傅负责其发型的维护修理 。
网络配图
可见,当时的外交官对外貌和礼节是很讲究的,不过留辫子的传统并没有流行太久,大批青年学生开始剃发明志,后来国民政府要求全民都要剪辫子 。而那时候垂死挣扎的逊清皇室还抵抗了一阵,后期溥仪带头剪发这才算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