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秦始皇,我们还能说些什么?这是使人颇感困惑的一个问题 。最近我经过思考,有些话还想说一说 。首先,是要摆脱汉人“过秦”评论的一些影响,对某些记载的思想倾向也应注意;其次是对秦始皇的分析要具体、再具体 。现以秦始皇的最后十年为例,略加述说 。公元前221年,秦统一六国 。关于这一年的记载内容甚多,除了立皇帝尊号,制定各种礼仪制度外,还有分天下为36郡、统一度量衡、统一货币、统一文字等,这都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事,当然还有其他一些内容 。为此,秦始皇所花的时间、精力,所需的智慧、魄力,研究者怎样去想象都可以 。
第一,秦始皇多次而且主要是巡行东方郡县 。这是因为东方是原六国之地,东方郡县是在统一战争中新设立的郡县,情况如何?秦始皇去巡视一番,正表现出他的眼光和魄力 。他不辞劳苦地出巡,条件是比较艰苦的,汉人所谓修驰道是“天子之道”的说法,恐怕始皇出巡并未享受多少;相反,记载中常常反映出出巡时“逢大风”、遇“水波恶”、甚至“风雨暴至,休于树下”等,这和后世隋炀帝游江都不应相提并论,而且还要承受“为盗所惊”等风险 。这里所说的“盗”即六国旧势力的反抗,在当时是一个非同小可的问题,也与他出巡的目的有关 。
【揭秘:秦始皇嬴政在生命最后十年里都做了什么?】东巡中做了些什么?记得较多的是“刻石颂秦德” 。汉人强调的是“歌功颂德”,但如果具体分析刻石的内容,应该视为一种政治宣传,其中包含着一些政治主张 。在已有的研究中,研究者已从不同角度涉及到这样的问题,如经济史的研究中注意到“诸产得宜,皆有法式”,思想史的研究中注意到儒、道各家的思想 。巡行的当中,秦始皇有各种各样的活动,包括封禅,祭祀名山大川之类,也有一些当与巩固统一有关,如上述前219年徙民于琅琊台下之类 。这好像是“现场办公”一样,就地解决一些问题 。另外,经过巡视了解,也有为日后作某些决定参考之意 。前212年,秦始皇未出巡,但有立石“以为秦东门”之措施,应该就是他前几年视察之后为东部“边界”所作的结论 。
第二,秦始皇北巡,目的是为了对付匈奴 。毋庸置疑,匈奴是一个长期的边患,秦始皇两次巡视北边以及发兵“击胡”、修长城等等,取得了一段时间“胡人不敢南下牧马”的成绩,这些都是众所周知的 。这里顺便分析一下“亡秦者胡也”的问题,史书记载因此而派蒙恬发兵击胡 。《史记》《集解》引郑玄之说,“胡”是“胡亥” 。我看这个说法有问题,卢生等人奏录图书之事,即始皇二次巡北边之说,是前215年,距始皇去世还有6年,当时胡亥只有十四五岁,而且他是始皇的第十八子,还有始皇“怒”扶苏也是前212年的事 。卢生前215年预言胡亥亡秦,恐怕是东汉郑玄的臆想 。
第三,秦始皇为巩固统一的操劳,还有一个重要方面,那就是“平南越” 。也许他没有来得及南巡,但前214年“以谪戍南岭”的记载却是确凿的,较早的记载还有《淮南子·人间训》、《淮南衡山列传》等几处更具体的材料 。《通鉴》综合记述说:“以谪徙民五十万人戍五岭,与越杂处 。”“秦代初平南越”,这应该是一个大手笔 。
平南越的问题,和以上论述的其他问题一样,其中自有功过是非值得评论 。仅以“徙民”一事为例略作分析:当时的“徙民”主要有两种情况:一是徙“黔首”,如前所引,那是有“复不事十岁”等措施的,其目的包括充实新县之类;另一种情况是“以谪徙民”或“徙谪实之”,包括“尝逋亡人、赘婿、贾人”,还有“谪狱吏不直及覆狱故失者”等等 。戍五岭、筑长城是如此,作阿房宫、骊山也是“隐宫徒刑者七十余万人” 。除了对赘婿、贾人的歧视值得分析外,其他可说是各种罪犯和有过失的人,这或者反映刑罚太滥,使罪犯面扩大,但也不一定都是罪犯,后来的南越王赵佗(原为真定人)就是当时到南海去的,“秦时用为南海龙川令”,也许是个带兵官 。但如果悉指罪犯“发配”、“充军”,这种前有先例后世也沿用的办法,其利弊当然也值得进一步分析 。
- 揭秘:齐天大圣孙悟空一生中不为人知的两大痛苦
- 揭秘:家有娇妻牛魔王为何迷恋小三狐狸精?
- 揭秘:古代的刑具都有哪些?为何令人闻之丧胆
- 揭秘:皇太极有何能耐能成为四大贝勒之首
- 历史揭秘:将曹操打得无家可归的将领是谁?
- 狄仁杰曾被来俊臣诬构下狱?揭秘大唐宰相狄仁杰
- 揭秘令狐冲怎么死的令狐冲和东方不败关系
- 揭秘:一代名后孝庄她的早年生活如何?
- 揭秘武则天秘密入寺为尼还是被金屋藏娇
- 汉武帝谜案:揭秘因敬酒而引发的窦婴之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