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有诗书气自华原文 陶渊明腹有诗书气自华的全诗

“我满身诗书”是句老话,意思是一个读了很多书的人,气质自然出众,就像穿了华丽的衣服一样 。
关于其来源,有三种说法:一种是来自苏东坡的诗,一种是来自陶渊明的诗,一种是来自李时珍的名句 。

腹有诗书气自华原文 陶渊明腹有诗书气自华的全诗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目前看来,比较可的说法来自苏轼的《与董传诀别》 。《送别董川》作为宰相兼诗,知名度并不高,全诗只鼓励董川做官 。
然而,这首诗的第二句话却在不经意间透露了一个秘密:读书可以帮助人保持气质,改善精神面貌 。因此广为流传,成为赞美文人气质的名句 。
一、《和董传留别》赏析
与董川告别——北宋的苏轼
他一生都被大布包裹着,满脑子都是诗和书 。
厌倦了用老儒煮叶子,不如和孩子一起踩槐花 。
包空不要找春马,要看车 。
以世俗为荣,黄新湿言如啼 。
诗歌的主旨:
穿着多年的粗布衣服,却在读诗书,气质依旧清华 。厌倦了和老儒嚼树叶,也想去北京成名 。只是因为穷,即使中标,也不到孟郊那样的“春马” 。
不仅不能成为“春风的马蹄病”,还会被京城有钱人的“选老公车”弄得眼花缭乱 。当然值得夸耀的是,御榜上刻着自己的名字,但墨迹如乌鸦 。
这首诗是苏轼写给他的朋友董传的 。董传,洛阳人,在凤翔时与苏轼有交往,卒于宋神宗熙宁二年(公元1069年),生卒年不详 。
如果董川死于自然原因,他和苏轼接触的时候可能已经不年轻了 。所以在诗的第二句,他说:“我已经厌倦了用旧的儒家思想来煮叶子 。”
董川为什么要陪老儒?因为他自己就是一个老儒家 。他从小贫穷,但他勤奋好学 。起初因为没有朝方推荐,没有法成名 。
直到遇见苏轼,我才改变了想法 。苏轼就是一个通过科举改写人生的好例子 。认识苏轼,董川不会担心没人推荐他去考 。
董川将去北京参加科学研究 。临走时写了一首诗送别苏轼 。苏轼写了一首《和》诗以示鼓励,告诉他不要因为没钱穿得差就小看自己 。
虽然你一直穿着粗绸做的衣服,但你满身诗词歌赋,清华精神溢于言表 。举手的时候穿高档衣服没什么区别 。
你只是厌倦了跟村里人嚼菜叶,想像个年轻人一样看看北京的世界 。因为贫穷,不可能像孟郊那样“以春风为荣” 。
好在北京没有“长安花”可看,只有无数有钱人“抢女婿的车” 。谁知道那家的女儿是美是丑?所以没赢也没什么好遗憾的 。
最后,苏轼还告诉董传:当然,能取中位是莫大的荣幸 。看到御单上的墨汁,你会觉得这好像是一个孩子打翻墨汁留下的杰作 。这说明:你赢不赢,全看皇帝老儿的心情 。
二、读书可以改变个人气质
苏轼是一个特别可爱的人 。现代人提起他,总是会心一笑 。因为在人们的印象中,他不仅是一个才子,还是一个和蔼可亲、幽默风趣的吃货小老头 。
上次讲他大学毕业后对孟郊的批评,我们喜欢把小鱼小蟹比作孟郊的诗 。这次为董川写诗,直接说董川的学问吃到肚子里去了 。
因为董川“吃”了很多书,书的精华渗透了他的全身,清新的空气穿过他的胃和腹壁,渗透到他的体表,使他看起来像穿上了精美的衣服 。他的举手投足自然有一种让人无法凝视的高贵气质 。
那么,读书真的能改变一个人的气质吗?答案真的是肯定的!
中国人常说:彼此由心生 。我们在决定与一个人打交道时,会注意他的五官是否协调,声音是否清脆悦耳,也会观察他的衣着来判断他的社会阶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