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各地盗墓圈黑话弄死同伙怎么说?( 二 )


“刨古董”出现于清代后期,到民国时更为流行 。笔者近年在当地调查时,发现圈内至今仍在使用 。这句黑话是这样来的:民国时人们把前人留下的文物叫古物,或古董、古玩、骨董等,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清政府修筑连接洛阳和开封的洛汴铁路(今陇海铁路一部分)通过邙山,大量的古墓被毁,随葬品扔得到处都是 。
起初也没有人要这些古董,民间认为不吉利,后来有古董商上门收购,能卖钱了,当地人一下子醒悟过来,纷纷带着工具上邙山刨古董卖 。地面上刨不到了便开始挖坟,渐渐地,“刨古董”成了当地盗墓的代名词 。另有说法,“刨古董”一说源于当地人的“刨括蒌”行为 。
需要注意的是,洪帮中的盗墓黑话叫“驾枯票” 。黑社会把抓扣人质行为称为“绑票”,这是对活人而言,笔者推测“驾(架)枯票”一说可能由此而来,“枯票”应该代指死尸 。
盗墓是不得人心的,所以老百姓把盗墓说成“抢阴宅”,这说法后来也成是一句江湖黑话 。
“咸鱼”代指不腐尸身
在圈内,不只盗墓行为本身说黑话,其他相关的也都有相应的隐语,譬如对尸体的称呼便形形色色,其中有一种“咸鱼”的说法,在古代盗墓圈内很流行 。
盗墓者嘴里的“咸鱼”,是指盗墓时遇到的未腐尸身 。自古到今,人们为了鱼能长时间地食用,常会将鱼用盐腌渍一下,以保证不腐坏 。盗墓者为何会将尸体说成“咸鱼”,可能与中国古代北方民族的尸体防腐风俗有关 。在中国历史上,还真有运用“腌咸鱼原理”处理尸体的现象 。在公元十世纪,与中原宋人对峙的辽国人,死后不论多远都要运回家乡安葬 。辽国在东北地区,主要是契丹人,以放牧、打猎、捕鱼为生,喜欢腌制咸鱼咸肉 。为让尸体不腐坏,他们从腌渍中得到启发,在处理尸体时也如此这般:先剖开肚皮,去除内脏,沥去水份,然后使用加了香料的大盐腌透,制成“咸尸” 。此即宋人文惟简《虏廷事实》一书中所记载的:“其富贵之家,人有亡者,以刃破腹,取其肠胃涤之,实以香药盐矾,五采缝之,又以尖苇筒刺于皮肤,沥其膏血且尽……”
网络配图
实际上,这种方法是处理牛羊肉的常用手法,而不是腌鱼,叫“做羓” 。此俗在北方游牧民族中至今尚存,做出来的“羓”,相当于汉人家做的腊肉 。这般处理过的尸体,因尸主生前的等级
差别而有不同的叫法,皇帝的尸体叫“帝羓” 。
“帝羓”与古埃及“木乃伊”一样有名,被西方学者称为“东方木乃伊” 。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帝羓”是辽太宗耶律德光的尸体 。大同元年(947年),亲帅辽军攻打北宋的辽太宗,突发疾病死于今河北栾城 。当时正是热天,随从便将他的尸体“腌咸鱼”了 。
与“咸鱼”一样有名的黑话,是“肉粽子” 。
粽子包扎裹紧做法,与人们处理尸体十分相似 。人死了,最差也要穿上送老衣,包裹好,有时还用麻绳捆扎,与包粽子相仿 。这么一说,将尸体说成“肉粽子”、盗墓说成“翻肉粽”,便很好理解了吧 。
水洞子”、“火洞子”都要谨慎
在盗墓圈内,除了不将盗墓说成“盗墓”外,也不直接说“墓” 。
“墓”是人类安置自己遗体的场所,意思相同或相近的,有“坟”、“茔”、“丘”、“冢”、“陵”、“寑”等10多种叫法 。在盗墓江湖上,表示“墓”的江湖语言也是五花八门——土匪出身的盗墓者称墓为“乱点子”,或“钉子”;偷鸡贼出身的盗墓者则将墓称为作“冢子” 。类似的还有,“堆子”、“蘑菇”、“墩子”、“坑”、“洞”等 。“洞”这个说法有讲究,它是过去湖南长沙一带土夫子(盗墓者)常说的,又称“洞子” 。洞子有“水洞子”和“火洞子”之分,火洞子指保存完好、未被盗过的古代木椁墓,因墓内会喷出不明可燃气体,故名 。著名的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就是一座“火洞子”,出土了一具2000多年前的不腐女尸 。水洞子则是密封不好、积满水的古墓 。水洞子随葬品保存情况较差,盗出的古物一般质量都不是太好 。火洞子盗出的东西正好相反,品相上佳 。但不论是水洞子,还是火洞子,挖掘时都要小心一点,水洞子水太深,不慎落后可能被溺毙;火洞子极易出火把人烧死人,最轻也会被灼伤,这也许就传说中的反盗墓手段之一——伏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