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魏王朝为什么会选择定都于雁门关外的平城?( 二 )


狩猎经济也是如此,拓跋鲜卑原本就是一个狩猎民族,《魏书?序纪》追溯其祖先事迹时说:“统幽都之北,广漠之野,畜牧迁徙,射猎为业 。”狩猎,同时也是游牧经济的一种重要补充 。而且,狩猎活动兼具军事演习的色彩,也有很大的娱乐功能,所以,北魏定都平城以后,狩猎经济与活动依然活跃,上自君主、贵族,下到平民的田猎活动史不绝书 。
在这样的情况下,作为牧民和猎手,拥有大量牲畜财产的拓跋鲜卑统治集团成员,自然不适应中原的气候和环境(事实上,在拓跋珪攻打位于河北平原的后燕时,过半士兵和牲畜患病死亡),要凝聚拓跋人的力量,统治人口远超己方的中原地区,拓跋珪只能选择与拓跋人故乡条件接近的代北地区 。
第二,平城的优势
地理学上谈到城市的区位优势,分为不同位置尺度,选择代北地区为畿辅,这是平城定都的大位置条件 。但是,当拓跋部族进入代北地区,将其作为“畿内之田”经营的时候,面临着两汉雁门、代郡几十个郡县故城,为什么单单选择了平城?
【北魏王朝为什么会选择定都于雁门关外的平城?】从战略意义和城市基础来看,马邑城(今朔州)是西汉初年韩国的首都,周边土地相对肥沃,其财富曾引起匈奴单于垂涎,是汉武帝“马邑之谋”的诱饵 。代郡城(今河北蔚县代王城),是战国时期代戎的首都,西汉代国也曾建都于此,其地临近飞狐道,是沟通大同盆地与华北平原的交通枢纽 。善无城(今右玉古城)先后为两汉雁门郡与定襄郡的治所,规模宏大 。[编者按:作者曾撰文《一座边防要塞、贸易重镇是怎么沦为衰败古城的?》,介绍右玉古城 。可参看“相关新闻” 。]高柳城(今阳高)曾为两汉之际军阀卢芳盘踞之地,东汉代郡的治所,这四座城市的规模都大于平城,代郡城的周长甚至是平城的三倍左右,很难想象平城这样一个普通县城会最终脱颖而出 。
《魏书》中的一个故事给了我们线索:
道武帝时期,重臣和跋获死罪,临刑前,他对来诀别的弟弟们说:“?北地瘠,可居水南,就耕良田,广为产业,各相勉励,务自篡修 。”?水就是今天的桑干河,流经代北地区的中心位置 。和跋实际上是在暗示弟弟们逃跑,果然他们借故逃离了北魏 。但是,既然和跋当着监斩官说话,自然不可能信口胡说 。可见在时人眼中,桑干河以北地区,农业条件应该是不如其南的 。
问题是,就整个桑干河流域而言,整体的水热条件相差不远 。除少数地区外,桑干河两岸的河谷谷地年平均气温相差不到1℃,桑干河北的一些地区,降水量和光照甚至超过河南地区 。总体来看,桑干河南北的地理环境并不足以造成农业发展程度的重要差异 。
造成这这种差异的原因,还是北魏核心区域的民族和经济分布格局 。东汉末年和西晋时期,虽然边郡残破,大批汉人逃亡,但在桑干河以南的地区还保留了郡县体系和一定数量的汉人人口,农业基础比较好 。北魏初期,昭成帝什翼犍和道武帝拓跋珪都曾计划在这一地区建都,拓跋珪称魏王,就是在桑干河以南的繁畤举行的仪式 。
但拓跋珪确定畿甸区域的前后,有一系列的配套措施,一个是以平城为首都,另一个就是大量迁徙各处居民进入代地,其中包括以拓拔部及其所统辖的众多游牧部落,随之迁入的,还有他们所驱赶的大量牲畜、野兽 。
由于桑干河以南还有一定程度的农耕基础,迁徙而来的汉人、徒河等农耕人口安置于此;而桑干河以北地域开阔,水草丰茂,北魏以平城为中心,建设了广大的苑囿和牧场,以满足畜牧与狩猎人口的需要,形成了畜牧与狩猎经济区 。这一区域的居住者大多为拓拔部的“国人”,他们聚居在平城周围,形成畿甸中的核心区,对于确保国人的战斗力,保卫皇室的安全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这种以桑干河为界的经济区划,是北魏在?北建都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