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耕文化展示馆设计方案 农耕( 十 )


(二)保护修复与开发利用的关系 。在农耕文化遗产传承弘扬的实践中,处理好保护修复与开发利用的关系十分必要 。这两者相互依存,相辅相成 。过分强调保护修复不加利用,会使古迹文物远离服务,与世隔绝,既不为人知,又不为人用,将使历经沧桑的农耕文化遗产处于封闭状态和沉寂之中,发挥不了应有的作用 。片面强调开发利用,不注意开发中的保护,一味追求经济指标,将会造成资源枯竭,民间文艺和民俗技艺也会后继乏人,产生负面影响 。
(三)新农村建设与农耕文化建设的关系 。各地新农村建设中,抓住统一规划的“龙头”,把农耕文化建设纳入到新农村建设中,村村设置了图书阅览室,文化遗产陈列室,科技画廊,宣传语录牌等 。
(四)送文化下乡与种文化的关系 。长期以来党和政府每年都组织几次“三下乡”活动,即科技下乡、卫生下乡、文化下乡 。“三下乡”活动受到了广大农民的热情欢迎 。而要满足广大农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还需引导“送文化”向“种文化”转变,“送”与“种”虽只一字之差,但反映了两种质的不同 。送文化是一时的,短暂的;种文化是长期的,永久的 。种文化如同植物种子能够生根发芽,茁壮成长,开花结果,在当地生生不息地传承光大 。
(五)传承农耕文化遗产与发展乡村旅游业的关系 。乡村旅游业适应城乡人民物质生活水平提高后,追求文化,亲近自然的要求 。兴一方旅游,可以富一方经济,还能带动吃、行、住、娱、购等产业崛起,增加农民收入 。“农家乐”是乡村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已越来越受到城乡人民的青睐,要充分利用农耕文化资源,通过民俗节会和假期休闲活动,大力发展融休闲观光度假,集餐饮文化娱乐于一体的乡村旅游业,带动农耕文化的不断繁荣 。
(六)农耕文化传承与时代创新的关系 。我们对于祖先留给的这些宝贵财富,必须原汁原味地保护其原始性、真实性和完整性,绝对不能迎合现今的消费观念追求时尚而加以更变 。在传承中必须突出一个“古”字,“古”是农耕文化的灵魂,有“古”才能兴今,才能生财 。否则就背离了遗产开发的基本宗旨 。要剔除一些低级庸俗的内容,清理一些有悖于道德的糟粕和有碍生态环境的内容
因此,农耕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可以参照以下策略:
1.着力打造特色农耕文化产品 。着力打造富有本地特色的上档次的体验型休闲古民居农家乐产品势在必行 。除了独具特色的乡土习俗、乡土表演外,要因地制宜地设立公共旅游项目,突出传统 。如将民间习俗、房舍建筑、民歌民谣、民间传说等充满浓郁的乡土文化也排练成节目,让文化乡土在游客受到熏陶后更广泛的传播 。
2.农业和旅游业的复合开发 。土地资源具有多种价值侧面,农业种植只是其价值侧面的单一性开发 。农业和旅游业具有“无矛盾的多行业共生性”特点,农民在种植农作物时,同时也衍生了田园风光 。田园风光是土地资源的潜在价值侧面 。因此,农业种植和“风景种植”是合二为一的投资 。如能在追求农作物经济效益的同时兼顾到田园风光的游憩效益,就能做到农业和旅游业的共同开发 。
3.传统农耕文化和现代科技文化的和谐相融 。都市文化属于先进文化,其对传统文化的吸附与冲击力可想而知 。要发展就得接受新事物,农业资源的旅游开发也不例外 。关键是乡村旅游从业者虽身居农耕文化环境中,却有超越农耕文化社会阶段的现代意识,才能清醒地抉择两种文化的净化,使其分宾主,有主次地熔铸与乡村大地上 。做到气氛淳朴化,管理手段现代化,饮食天然化,基础设施自然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