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仲淹讲话太直!上百官图反腐反而引火烧身

范仲淹早年立志,敢说敢为,“宁鸣而死,不默而生”是他纠偏勘误不辟祸患的信念 。
范仲淹入仕后,清楚地看到了宋王朝安享太平下的体制弊端,他不断向朝廷提出建议,这些建议,条条符合现实,条条都是治弊的猛药,体现了范仲淹作为一个政治家的睿智目光和心忧天下的报国情怀 。早在天圣三年(1025年),当还是小小的大理寺丞时,位卑言轻的范仲淹便给垂帘听政的章献太后和仁宗,呈上了一份《奏上时务书》,提出救文弊以厚风俗,整武备以御外患,重馆选以养人才,赏台谏以开言路等建议;天圣五年(1027年),范仲淹在丁母忧期间,他“不以一心之戚,而忘天下之忧”,冒哀给朝廷上了一份万言书——《上执政书》,针对贫病交加的时弊,他提出了“固邦本,厚民力,备戎狄”等六条改革主张 。据说,宰相王曾收到万言书后,大为赏识,立即授意晏殊推荐范仲淹应学士院试 。
网络配图
范仲淹立身孤高,报国奉行“以言为先”,而且次次都是药石之言,以致危言多犯,屡言屡贬 。天圣八年(1030年),范仲淹上疏《乞太后还政奏》,请章献太后“卷收大权,还上真主”,让“春秋已盛”的仁宗亲政,加上这之前他还谏阻仁宗率百官行拜太后寿仪,触怒章献太后,被贬河中府(今山西永济市)通判 。范仲淹的言行,也使曾推荐他的晏殊担心连累到自己,他把范仲淹叫去严加责备 。为此,范仲淹给晏殊写了封长信说:“事君有犯无隐,有谏无讪 。杀其身,有益于君则为之”,反映了他宁死不默的一贯精神 。
明道二年(1033年),章献太后鹤驾归西,亲政后的仁宗希望有所作为,拔擢了一批太后垂帘时受到压制的官员 。范仲淹也由陈州(今河南淮阳县)通判召还,担任了谏官 。谏官的职责就是提意见,不久,仁宗因为宠幸尚氏、杨氏二妃,准备废黜郭皇后,范仲淹与御史中丞孔道辅率众台谏到垂拱殿门,伏奏郭后不可废,结果被押解出京城,贬知睦州(今浙江建德市) 。即使狼狈如此,范仲淹还在《睦州谢上表》中反复劝说仁宗:“有犯无隐,人臣之常;面折廷争,国朝盛典” 。
网络配图
景佑二年(1035年)冬,范仲淹由知苏州提拔为礼部员外郎、天章阁待制、判国子监进京 。归来后的范仲淹,论事愈急 。当时,吕夷简任首相,颇为专权 。范仲淹便把一些要员的晋升情况绘制成《百官图》上呈仁宗,指着上面开列的百官晋升顺序说:“某为超迁,某为左迁,如是为公,如是为私,意在丞相”(《范文正公年谱》),直言宰相用用人不当,以权谋私 。这把位居人臣之极的吕夷简气得七窍生烟,暴跳如雷,反在仁宗面前诉范仲淹越职言事,荐引朋党,离间君臣 。这次,他又落职饶州(今江西鄱阳) 。
历经三度贬职,范仲淹丝毫不见收敛,他那近似固执的坚持,源于他特立独行的性格,源于他忧国忧民的情怀,源于他许国忘身的精神 。只是,不以他为迂阔而真正理解他的有几人?
范仲淹一生见贤思齐,不断以往哲先贤的思想、品德和功绩勉励自己 。他在《上资政晏侍郎书》中说:“信圣人之书,师古人之行”,又在《蒙以养正赋》中说:“学默默以存志,将乾乾而希圣 。庶几进退之间,保君子之中正”,表达了要象先圣一样,在得失进退间,不失其高尚的情操 。所以他始终“内守朴忠,外修景行”(《苏州谢就除礼部员外郎充天章阁待制表》),以洁身自好和为国事功要求自己,企望在现实世界中成就最高的道德理想 。然而,由于他竭力事功而谏言无忌,进退自如而操守过洁,使他在当时成了一个备受争议的人物,王安石甚至指责他“好广名誉,结游士以为党助,甚坏风俗”《续资治通鉴长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