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武门之变:这竟然是唐太宗李世民一生最大的污点!

唐太宗李世民相信大家知道,一代明君,开创了贞观之治 。但是今天小编要说的可不是这个 。
玄武门之变是李世民一生中最为重大的转折点,它将李世民一举推上了大唐帝国的权力巅峰,同时也将他推上了一个彪炳千秋的历史制高点 。然而,不可否认的是,这个骨肉相残的悲剧事件无疑也使他背上了一个沉重的道德包袱——终其一生,李世民也未能真正摆脱玄武门之变留下的心理阴影 。
我们说过,这样的一种负罪感在某种程度上被李世民化成了自我救赎的力量,成为缔造盛世贞观的潜在动力之一,但是与此同时,这种强烈的道德不安也驱使着李世民把权力之手伸向了他本来不应染指的地方 。
【玄武门之变:这竟然是唐太宗李世民一生最大的污点!】在几千年的中国历史上,这个地方历来是“风能进,雨能进,国王不能进”的,然而这一次,唐太宗李世民却非进不可 。
网络配图

贞观十三年(公元639年),褚遂良为谏议大夫,兼知起居注 。太宗问曰:“卿比知起居,书何等事?大抵于人君得观见否?朕欲见此注采访人员,将却观所为得失以自警戒耳 。”
遂良曰:“今之起居,古之左、右史,以记人君言行,善恶毕书,庶几人主不为非法,不闻帝王躬自观史 。”
太宗曰:“朕有不善,卿必记耶?”
遂良曰:“臣闻守道不如守官,臣职当载笔,何不书之?”
黄门侍郎刘洎进曰:“人君有过失,如日月之蚀,人皆见之 。设令遂良不记,天下之人皆记之矣 。”(《贞观政要》卷七)
李世民为什么想调阅起居注,还用了个听上去很是冠冕堂皇的理由“观所为得失,以自警戒” 。可是褚遂良知道——天子的动机绝非如此单纯!所以,他毫不客气地拒绝了天子的要求,说:“从没听说有哪个帝王亲自观史的 。”“(遂良曰:“今之起居,古之左、右史,以记人君言行,善恶毕书,庶几人主不为非法,不闻帝王躬自观史 。”)
李世民碰了钉子,可他还是不甘心地追问了一句:“我有不善的地方,你也记吗?”这句话实际上已经很露骨了,如果换成哪个没有原则的史官,这时候估计就见风使舵,乖乖把起居注交出去了,可褚遂良却仍旧硬梆梆地说:“臣的职责就是这个,干嘛不记?”而黄门侍郎刘洎则更不客气,他说:“人君要是犯了错误,就算遂良不记,天下人也会记!”
这些犹如一块巨石压在李世民的胸口 。当然他也是不会善罢甘休的,诸遂良这边不行哥们,找别人来当突破口 。
短短一年之后,他就再次向大臣提出要观“当代国史” 。这一次,他不再找褚遂良了,而是直接找了当时的宰相、尚书左仆射房玄龄 。
贞观十四年(公元640年),太宗谓房玄龄曰:“朕每观前代史书,彰善瘅恶,足为将来规诫 。不知自古当代国史,何因不令帝王亲见之?”
对曰:“国史既善恶必书,庶几人主不为非法 。止应畏有忤旨,故不得见也 。”
太宗曰:“朕意殊不同古人 。今欲自看国史者,盖有善事,固不须论;若有不善,亦欲以为鉴诫,使得自修改耳 。卿可撰录进来 。”
玄龄等遂删略国史为编年体,撰高祖、太宗实录各二十卷,表上之 。
太宗见六月四日事,语多微文,乃谓玄龄曰:“昔周公诛管、蔡而周室安,季友鸩叔牙而鲁国宁 。朕之所为,义同此类,盖所以安社稷、利万民耳 。史官执笔,何烦有隐?宜即改削浮词,直书其事 。”(《贞观政要》卷七)
李世民这次还是那套说辞,可在听到房玄龄依旧给出那个让他很不愉快的答复后,他就不再用试探和商量的口吻了,而是直接向房玄龄下了命令:“卿可撰录进来 。”在这种情况下,房玄龄如果执意不给就等于是抗旨了 。迫于无奈,房玄龄只好就范 。结果不出人们所料,李世民想看的正是“六月四日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