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内阁首辅杨廷和在历史上的定位怎样的

杨廷和,是明朝年间著名的内阁首辅,历仕过宪宗、孝宗、武宗、世宗四个皇帝,后来由于在大礼仪事件上与世宗意见向左,最终辞官回乡,以庶人身份下葬 。杨廷和任职期间,一度权倾朝野,做出了许多为政功绩,是明代伟大的政治改革家 。
图片来源于网络
杨廷和辅佐武宗时期,由于武宗荒诞无德,杨廷和屡屡进言未果,仍心系百姓,关心民间疾苦,将国家治理得井井有条得以正常运行 。
杨廷和平定安化王造反,镇压起义将其诛之 。武宗去世后,由于无后,遂与皇太后二人将其堂弟朱厚熜立为世宗,得群臣赞同 。
杨廷和在武宗去世后,除掉手握重兵的江彬 。当时江彬深知自己为天下人所不齿,在同党造反时尚且犹豫不决,于是杨廷和以皇太后的名义将其追捕诛杀,并消除一众党羽,引得举国欢欣 。
世宗未赴京城时,由杨廷和代理国政共三十七日,在此期间,杨廷和不受制于皇上,得以大展身手,废除了武帝在位时留下的一系列弊端政令,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 。杨廷和加强边防军力,放遣武帝生前所囚的各方女子,减少赋税降低阶级矛盾,挑选人才以推行新政等等 。杨廷和所推行的一系列举措,均受到了举国上下的赞赏 。
尽管其改革时间短暂,但仍旧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改善财政情况,缓和阶级矛盾,使百姓生活也转好,对明朝中衰起到了一定的缓和与振兴作用 。
杨廷和传
杨廷和,年少成名,是明朝年间历仕过四个皇帝的杰出政治家、改革家,后由于在大礼仪事件上与世宗意见向左,最终辞官回乡,于71岁时病逝故里 。《杨廷和传》出自明史,讲述了杨廷和的个人简介和相关事迹 。
图片来源于网络
杨廷和中举入仕,相貌英俊,性格沉稳缜密,文笔工整流畅,博学多识,志向高远 。有一次乾清宫着火,杨廷和请武宗离开大殿,下诏自我批评,并趁机与群臣进谏劝皇上精于朝政 。杨廷和重视伦理制度,掌管国事治理得井井有条,可武宗并不体察 。
后杨廷和因父亲去世奔丧而辞官,被召回后,在外打猎的武宗赐予其众多加赏,杨廷和多加推辞并趁此劝请皇上回京,甚至想亲自出城接皇上回来,遭到拒绝后无奈回京 。皇上回来时,命令群臣做旗帜赴帐前相迎接,谁知杨廷和以民间行为与天子不符的理由不从,武宗无奈作罢 。
江东地区收成不加,而宦官却一再敦促物资,催内阁拟敕书,杨廷和不肯奉命并极力劝说称民间枯竭,而皇上却不肯体恤,因此杨廷和进谏说:“满朝大臣的意见您不信,偏偏听从几个小人所言,皇上您可以仅与这几个小人共理天下吗?先帝们关爱百姓、节省物资的杰出政绩如此之多,皇上不但不效仿,偏偏要效仿那些不值得效仿的举措,是为何呢?”杨廷和并以此来追问究竟是谁强烈要求追加拟旨,是否为了私求,皇上只推脱称不清楚,仍不阻止 。
杨廷和辞官去世以后,皇上有一次问起国库中的积蓄有余,感慨道这是杨廷和多年裁员减支的功劳,不可抹灭 。
【明朝内阁首辅杨廷和在历史上的定位怎样的】明朝杨廷和
杨廷和,字介夫,也称石斋,汉人,家乡四川新都,是明朝年间杰出的政治家、改革家,善文书且其子是著名文学家杨慎 。杨廷和一共辅佐过宪宗、孝宗、武宗、世宗四个皇帝,在大礼仪事件上由于与世宗意见向左,最终辞官回乡,于71岁时病逝故里 。
图片来源于网络
杨廷和年少成名,自小便才华尽显,第一次乡试中举时年仅十二 。古时候的晚上分成五个更,两个小时为一更,且以前的秋天一季度三个月被称作三秋,初期七月孟秋,中期八月仲秋,晚期九月季秋 。有传言说,杨廷和七岁时,有一次父亲与宾客一同对饮畅聊,不知不觉夜深了 。此时有一个客人说到一更了,另一个客人说已到半夜,还有一个客人则认为五更已过去一半了 。他父亲便出了一上联:一夜五更,半夜五更之半 。可惜谁也没能接下联,此时在一旁的杨廷和随口说:三秋八月,中秋八月之中 。引得众人惊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