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大字不识胁迫皇帝御驾亲征换来北方百年安定

宋辽之战由来已久 。宋太祖时 , 帝国新建 , 事务杂乱 , 对辽的政策以防御为主 。太宗时 , 国力渐盛 , 兵力稍壮 , 对辽的政策由保守变主动 , 太宗曾两次御驾亲征 , 结果被辽兵打得一筹莫展 , 再次恢复守势 。此后 , 契丹人得意洋洋 , 动不动就南下侵扰一番 , 掠金帛 , 夺人口 , 北宋的北方百姓饱受边患之苦 。真宗即位后 , 宋弱辽强的局面如故 , 契丹骑兵频繁骚扰边境 , 两次在高阳关大败宋军 , 俘获主将 , 耀武扬威 。在这种情况下 , 真宗提拔天资忠义、能断大事、志身殉国、秉道嫉邪的寇准 , 与毕士安同为宰相 。寇准拜相仅一个月 , 辽兵再次发威 , 萧太后、辽圣宗亲率二十万大军从幽州出发 , 浩浩荡荡南下 。
网络配图
契丹人的铁骑虽然彪悍 , 但宋军也不是吃干饭的 。河北军民奋起抵抗 , 辽兵吃了不少苦头 , 最终在定州被阻击 。鉴于定州久攻不下 , 辽兵绕过定州 , 继续南下 。为了麻痹宋廷 , 辽兵“纵游骑掠深、祁间 , 小不利辄引去 , 徜徉无斗意”(《宋史·寇准传》) 。面对辽兵挑衅 , 寇准命诸将提前做好御敌工作 , 厉兵秣马 , 枕戈待旦 。
契丹人远道而来 , 粮草不足 , 终于耗不下去了 , 索性撕掉伪装 , 大举进犯 , “急书一夕五至”(《宋史·寇准传》) , 宋廷人心惶惶 。迎战还是逃跑 , 群臣和真宗选择了后者 , 当然 , 他们称之为南巡 , 或战略性转移 。当时 , 有人建议迁都南京 , 有人建议迁都成都 , 各执一词争论不休 , 都想让自己的家乡风光一下 , 他们也顺便衣锦还乡 。
满朝文武 , 只有寇准一人明言反对迁都 , “今敌骑迫近 , 四方危心 , 陛下惟可进尺 , 不可退寸”(《资治通鉴》) 。生于深宫的真宗不是个硬汉 , 在英武魄力方面比太祖、太宗差远了 , 寇准的话 , 虽然起到了一定作用 , 没能从根本上劝服真宗 , 帝意犹豫未决 。真宗如此胆怯 , 如此缺钙 , 寇准犯了拗劲 , 撇下皇帝 , 转身出了大殿 。
刚出大殿 , 寇准碰上了一个人 , 此人名叫高琼 。见到高琼 , 寇准立马也有了主意 , 别人劝不动真宗 , 高琼指定能 。高琼是三朝元老 , 武将出身 , 大字不识几个 , 却为人刚直 , 一身是胆 , 官居检校太尉、忠武军节度使 , 殿前都指挥使太尉 。寇准把真宗的迁都意思说给高琼听 , 就是想让高琼耍横 , 帮忙搞定真宗 。“琼武人 , 愿效死”(《宋史·寇准传》)!说完这话 , 高琼进入大殿 , 对真宗说 , 宰相寇准是对的 , 其他人是混蛋 , “愿陛下亟幸澶州 , 臣等效死 , 契丹不难破” , 说只要陛下御驾亲征 , 坐镇澶州 , 靠前指挥 , 鼓舞士气 , 将士效命 , 这些个契丹毛贼不在话下 。听了高琼这番话 , 真宗心里有了底气 , 想打个翻身仗 , “帝意遂决”(《资治通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