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新闻稿的泄露为何导致明王朝覆灭?( 二 )


皇太极给崇祯皇帝写了一封长信,托马绍愉转呈 。信中,皇太极在追溯了后金(清)与明朝开战的历史渊源后,又谈到尽管清兵已处胜势,但仍愿议和通好 。
这封信的内容后来被收入《清太宗实录》得以保存 。从行文来看,皇太极的态度比较谦恭,在一番客套话之后,皇太极提出了不算苛刻的停战四项条件,字里行间完全没有威胁的意味 。
尽管如此,皇太极对明朝的诚意并没有信心,他在信的末尾发出了最后通牒:“若不愿和好,再勿遣使致书……约九月不至则治兵 。”言外之意,和谈一旦无望,只有兵戎相见了 。
坏了议和的新闻稿
当马绍愉返回京师,将议和的情况写成书面材料呈送给他的顶头上司、兵部尚书陈新甲后,陈新甲因为着急上朝议事,就将信件随手放在几案之上,他的书童误以为是“塘报”(抄送诸臣的报告),未请示陈新甲就开始抄传,并拿到当时的政府机关报《邸报》上发表了!这一下可惹了大祸,本来是保密的议和经过,一下子被群臣百官览阅,朝野为之哗然,很多大臣纷纷上书弹劾陈新甲贪生怕死、妥协求全、私定议和条款 。
崇祯皇帝极为愤怒,起初他还想袒护陈新甲,并不想追究他的大意泄密,还将大臣们的奏疏压下不发,希望不了了之 。但舆论鼎沸,难以平息,迫于言论压力,一向以中兴君主自居的崇祯皇帝在思想上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他在内心里不愿意给别人留下一个无法应付时局,向“蛮夷”低头的印象,感到议和是自己的耻辱,于是遂将责任一股脑儿地推给陈新甲,降旨责令陈新甲悔过 。实际上,崇祯皇帝很信赖很赏识陈新甲,这个处分完全是为了平息朝廷中的舆论,就处罚来看,是十分轻的 。
事到如此,虽然议和之事已经不能再提,但陈新甲若能识时务明哲自保,还是可以保全性命和官位的 。然而陈新甲明显不够老练,他觉得议和自始至终都是在皇帝的指示下进行的,自己并没有在其中增添什么额外的内容,便有恃无恐,不但“不引罪,反而自诩其功”,还引用皇帝给自己写的敕谕中的话语为自己开脱 。崇祯皇帝恼羞成怒,终于下令将陈新甲处死 。当年农历九月二十二日,陈新甲走上了西市刑场 。
明崇祯十五年是农历壬午年,当年的明清议和因此被称为“壬午议和” 。直到亡国的最后时刻,崇祯皇帝才意识到“策辽事者,不宜战而宜和也” 。可惜这只能是后知后觉,已经于事无补、无法挽回败局了 。
盲目自大的大明官僚
【一份新闻稿的泄露为何导致明王朝覆灭?】其实,明朝在与后金(清)的军事对峙中,不是没有看到议和的好处,也不是没有采取议和行动,但最终,议和却为自己所破坏,使明遭到后金(清)更大规模的进攻,终于一败而不可收拾 。这是一种奇怪的结局,也是多种因素汇集的必然归宿 。
网络配图
明廷上下缺乏议和的大环境与气氛 。明朝始终未给议和创造必要的条件,主持议和者包括皇帝在内从未展开有关议和大政方针的讨论,也未纠正一直批驳的一些模糊认识及错误论调,以统一朝臣的思想 。相反,传统的所谓天朝大国不可冒犯的习惯思想始终占据上风 。朝野上下一直坚定地认为后金(清)是国贼是凶寇,必欲大彰挞伐,翦除之,决不与其言和 。所以议和伊始,便遭到不断的围攻和咒骂 。议和被斥为“顿忘国贼”“损威辱国”“诅师养寇”,是“祸胎”,将“酿无穷之衅” 。
在这样一种氛围中,主持议和的人无一不身负恶名:袁崇焕终以“谋款通敌”之罪被磔;支持袁崇焕的阁臣钱龙锡也以“密谋主款”之罪长戍不赦;杨嗣昌主持议和,弄得举朝哗然,群起而攻之;而陈新甲与清议和事暴露后立遭杀身之祸 。这种攻击、反对议和的声浪持久不衰,形成了一种强大的舆论压力 。在这种压力下,任何正确的议和主张都难以畅行 。如果说袁崇焕进行议和时,对“上章累累”的反对议和的呼声,尚能镇定坚持,并表示“不讳言”自己的议和主张,那么他身后的主张议和者在不断高涨的反议和声浪中就越来越不敢公开自己的观点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