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中智力被严重低估的一个牛人:竟然是刘阿斗( 五 )


再想一想,亡国之君哪有几个有好下场的?远的如王莽毒死汉平帝,董卓毒死汉少帝 。南唐的李煜,就是因为一句“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从而引来一杯索命毒酒 。周寿昌的《三国志集解》评价刘禅说:“恐传闻失实,不则养晦以自全耳 。”说到司马昭问他想不想蜀地,本来就是试探他有没有野心,这和曹操当年“青梅煮酒”十分相似 。只不过刘禅表现得更为巧妙,用一句“此间乐,不思蜀”轻轻遮过 。倘若当时刘禅真的回答“先人坟墓,远在蜀地,我没有一天不想念啊”,等待他的不是毒酒就是白绫 。
至于他的投降则尽可见仁见智了 。说他昏庸、怯懦、不孝等,都是说得通的,因为事实就摆在那里 。而说他顺势而为,以一身之荣辱,一家之成败,换得全国之完璧,也不是毫无根据 。这从史学家王隐在《蜀记》中讲,刘禅之所以宁背骂名而不作辩解,乃“全国为上之策”的评语中得到佐证,更可以从日后蜀国百姓的怀念中得到佐证 。
偏居巴蜀一隅的险地,而能执政四十一年,成为整个三国时期在位最长的皇帝,倘若没有过人之处,是绝对不可想象的 。有人把刘禅的执政完全归因于诸葛亮的辅佐,是不够客观的,也不是事实 。因为诸葛亮于公元234年死后,刘禅又做了29年的皇帝,没有相当的智慧和能力是根本不可能做到的 。
纵观刘禅的一生,不难发现,他的韬晦之功绝非其父刘备所能及,堪称是一个大智若愚的高手!
延伸:诸葛亮死后刘禅为何还能再当30年皇帝?
诸葛亮去世后,刘禅仍能继续领导蜀国30年,休养生息,无为而治 。就单凭能让皇权维持这么长时间而又没出什么大乱子这一点看,刘禅并非如史评那么昏庸 。
历来对史事都存在不同看法,这本是正常现象 。比如近日有学者称水浒一百单八将都是土匪强盗,瞬时引来板砖无数 。其实,如果站在宋皇帝的立场上看,他们不是恐怖分子是什么?孔子是丧家犬,李白是古惑仔,换个角度解读下历史,更新一下一成不变的固定思维,不必大惊小怪,时代的变化是谁也挡不住的,这里要说说刘禅 。
刘禅,小名阿斗,是三国时期刘备的长子 。公元223年刘备病故,刘禅继位,史称刘后主,领导蜀国41年 。在刘禅漫长的政治生涯中,“贵人”不断,先有鞠躬尽瘁的诸葛亮,后有蒋琬、费袆、姜维等人辅佐,从罗贯中到市井街头,刘禅的形象始终是碌碌无为的的庸主一个,更有甚者称之为“亡国之昏君,丧邦之庸人” 。
刘禅,真是扶不起的阿斗吗?如此昏庸之辈又何以在位41年?我想,刘禅既非雄才大略,可也谈不上是十足的昏君 。同样是后主,刘禅不应该是最无能的一位,南唐后主李煜若不是会写几句词,他连阿斗一半都不如 。生活在刘备、诸葛亮这样巨星般照耀的环境里,刘禅有光也发不出来了 。
刘禅能领导蜀国41年,还是有他的过人之处的 。
看过中国历史的人都知道,中国历代末帝,几乎都是横征暴敛,政治腐化、宦官专权,战争不断,民不聊生 。刘禅可没学他们 。据《三国志》记载,刘备临终前嘱咐刘禅:“汝与丞相从事,事之如父” 。诸葛亮在世的时候,刘禅事孔明如父,委以诸事,不加干涉,基本上都是“就按丞相说的办吧”,即使自己心中对诸葛亮穷兵黩武的一味北伐有成见,也都憋在心里不说,充分领会并严格执行了刘备的教导以及对长辈的尊重,更主要的是团结了内部领导班子,没闹内讧,保持了领导集团的稳定,最终得实惠的还是平民百姓 。
易中天品三国的时候也认为扶不起的阿斗其实很聪明:“诸葛亮去世以后,刘禅立马废除了丞相制度,命蒋琬主管行政,命费袆主管军事,将原本集权于诸葛亮的权力一分为二,让两人相互制衡 。蒋琬去世后,刘禅干脆自摄国政 。在易中天看来,这都不是弱智的行为 。”如此,也就不难理解为何诸葛亮去世后,蜀中百姓和官吏上书要求在各地建庙祭奠,刘禅却一直没有答应的原因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