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负如来不负卿曾缄译文成就了情僧仓央嘉措( 二 )


第十最好不相遇,如此便可不相聚 。
但曾相见便相知,相见何如不见时 。
安得与君相诀绝,免教生死作相思 。
这首十诫诗的由来是:桐华的《步步惊心》结尾有两句话,引自仓央嘉措——第一最好是不相见,如此便可不至相恋 。第二最好是不相知,如此便可不用相思 。其后,《步步惊心》的读者皎月清风续了第三和第四,读者白衣悠蓝加续,添加了第五到第十,这首诗传播效果惊人,反响热烈,网友转载引用时又不喜欢注明出处,后来,就口口相传变成整首诗都是仓央嘉措所写 。甚至出现在正式的出版书中,再次对读者形成误导 。
其实仓央嘉措原文为藏文,翻译为汉语只有两句 。
于道泉翻译的现代诗形式:
第一最好是不相见,如此便可不至相恋 。
第二最好是不相知,如此便可不用相思 。
曾缄翻译的古诗形式:
但曾相见便相知,相见何如不见时 。
安得与君相决绝,免教生死作相思 。
于道泉和曾缄翻译的是同一首藏文十诫诗,表达的是同一个意思 。切勿连在一起当成了一首诗 。
另一首流传甚广的诗歌《见或不见》,也非仓央嘉措诗作 。
《见或不见》
你见,或者不见我
我就在那里
不悲 不喜
你念,或者不念我
情就在那里
不来 不去
你爱,或者不爱我
爱就在那里
不增 不减
你跟,或者不跟我
我的手就在你手里
不舍 不弃
来我的怀里
或者
让我住进你的心里
默然 相爱
寂静 欢喜
《见与不见》实际名为《班扎古鲁白玛的沉默》(班扎古鲁白玛,音译,意思为莲花生大师),作者是扎西拉姆·多多 。扎西拉姆·多多是个广东女孩,是位虔诚的佛教徒 。现追随十七世噶玛巴大宝法王在印度菩提伽耶修行 。
此诗一度为讹传为仓央嘉措的作品,诗名甚至被改成《见与不见》、《你见或者不见我》等 。就像当年有人讹传《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的作者是泰戈尔一样,这首诗以《见与不见》的名称初登于《读者》2008年20期,《读者》已为此事致歉 。同样,《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的推手也是《读者》 。
仓央嘉措名下的误传诗作不少,此处不再做累牍 。
仓央嘉措情歌的藏文原著,有的以口头形式流传,有的以手抄本问世,有的以木刻本印出,足见流传之广,藏族读者喜爱之深 。中文译本海内外至少有10种,国外有英、法、日、俄、印地等文字译本 。可见,仓央嘉措情歌不仅在西藏文学史上享有盛誉,而且在世界诗坛上也声誉大振 。
而世人看到的传世经典,往往只记得仓央嘉措,但又有多少人记住曾缄这个人?翻译家是伟大的,他们将优秀的外文名篇用博大精深的中文翻译出来,并充分运用自身的古典文学造诣,斟词酌句,进行再创作,用更符合国人鉴赏标准的语言形式,译作完成,有时比原作更为出彩 。
他们默默无闻,让读者能以自己的语种感受文学魅力,但他们更容易被人遗忘,比如曾缄,可以说他真正做到了“不负如来不负卿”,所以在我们品读外文译著时,若觉得这篇著作实为上乘,不妨在肯定原作者及其作品的时候,心怀对翻译家的敬佩和致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