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地产运营岗位是做什么的 商业地产运营管理( 四 )


7、物业管理中存在的风险
商用物业(尤其是商铺)单独成立业主委员会的可能性很少、难度较大,且商铺物业管理的内容繁杂,涉及诸如水、电、气、经营形态等的收取、分摊、使用和管理,一旦管理、服务不善,计容易导致物业后期经营成本的过大,这恰好是经营者与物业的开发、管理者分歧最大、最繁琐的环节之一,许多消费者(投资者)与开发商的纠纷都集中体现在商铺的物业管理上 。而且不同的商业形态面临的各种费用标准不统一,使发生纠纷的概率大为增加 。
此外,商铺的公摊面积、相邻权、环境变化、供求关系、选址不当、开发商的项目实施能力不强、业态变化、商圈变化等问题都使开发商在商业地产运营中面临重重风险,需要聘请专业律师来合法规避和安全防范 。
商业地产运营模式选择
近几年,商业地产的开发投资保持持续增长 。2007年,中国商业用房的投资总额是2775.56亿元,同比增长17.9%,连续三年保持在17%左右 。同时,当前从紧的货币政策,对前期火热的房地产市场,抑制作用日益显现 。在这种情况下,商业地产以其利润较高、市场逐渐成熟,成为了房地产投资的良好避风港 。然而,相当多的商业地产在建成之后,存在着前期招商或者是后期运营的难题,除去运作能力的差异以外,项目运营模式选择不当是前述难题产生的症结 。因此,商业地产的运营,绝对不可能像住宅那样相对简单,需要具备相当的资源整合能力,亦即精准的商业开发定位能力以及后期的运营能力 。也就是说,针对具体商业地产,合适的运营模式的选择至为重要 。本文就商业地产运营模式的选择作一探讨,以期能对商业地产投资时选择合适的时机、采用合理的运营模式提供参考 。
目前世界各地对于商业地产并无一致的定义,中国房地产统计年鉴将进行商业零售和其他实物当场交易或面对大众有偿服务的经营场所称为商业营业用房,这个称法是国内广泛使用的商业地产概念 。本文讨论的商业地产指用于各种零售、餐饮、娱乐、健身服务、休闲设施等经营用途的房地产形式,其经营模式、功能和用途区别于普通住宅、公寓、写字楼、别墅等房地产形式 。
一、商业地产主要运营模式
在商业地产开发完毕后,通常会采用以下三种模式进行运营:
第一,产权持有 。这种模式对于开发商的招商及商业运营能力有一定的要求 。区域略显劣势的项目,则更需要在业态定位与规划布局上下足工夫 。这种方式可以分为两元和三元两种格局 。产权持有的二元格局,以开发商为产权人+出租人+管理者,经营者为承租人形成 。而产权持有的三元格局,以开发商为产权人+出租人,专业商业运营公司为管理者,经营者为承租人形成 。由于商业运营往往不是开发商的强项所在,因此采用三元格局的居多 。
第二,租售并举 。这种模式在开发之前,先确定主力目标商家,并以其为龙头,吸引中小商家的进驻,集群效应因此形成 。由于通常会选择行业大型品牌为主力目标商家,因此这种方式对于商业地产日后的长期稳定的运营有着很强的保障意义和升值保证 。该种方式目前方兴未艾,有着一定的市场前景 。
第三,产权出售 。实际情况中,包括整体销售和小单元出售两种形式 。由于这种模式对于开发商最大的好处在于能够快速回笼资金,取得现金流,进行滚动开发 。但同时开发商也丧失了获取长期回报的机会 。在此种方式中具体体现为四元格局,即开发商为出售人、小业主为买受人、商业管理公司为管理人、租赁户为经营者/承租人 。但在小单元出售方式中,有时会省略商业管理公司的角色 。这样的缺省,往往使得该商业地产缺乏统一经营管理,商业品质由此降低,经营者风险而随之增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