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是如何把握三次历史机遇,成为汉高祖的?

历史是讲机遇的,没有机遇就没有历史 。但机遇的出现又充分体现出历史发展的规律性 。其偶然性藏在必然性之中 。在社会大变动时期,历史的机遇会成就一代帝王;相反,历史上的失败者往往并不是不会打仗,而是不能抓住机遇 。历史究竟是怎样给予刘邦三次机遇,而刘邦又是如何利用这三次机遇,最终成为了汉高祖的呢?
第一次机遇,项羽在钜鹿激战,刘邦趁机快速进入关中 。
据《史记·高祖本纪》记载,在钜鹿之战前有一次彭城会议,这个会议决定:分兵两路,一路以宋义为上将军、项羽为次将,范增为末将,率主力北上救赵 。另外的非主力部队率军向西挺进,直攻关中,当然途中并不会顺利 。会上决定,“先入关者王之 。”
救赵的大军至安阳(山东曹县东南)后,宋义畏敌如虎,逗留46日,裹足不前 。项羽在盛怒之下杀死了宋义 。怀王封项羽为上将军 。项羽以“破釜沉舟”的决心渡过漳河以后,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直奔钜鹿,包围了秦将王离的部队,断绝其粮草,与秦军接连激战 。起义军无不以一当十,呼声动天,九战九捷,终于大败秦军 。这一次战役是反秦斗争中最激烈的战役,也是决定性的战役,击垮了秦王朝的主力部队,扭转了整个战争的形势,奠定了反秦斗争胜利的基础 。但是对项羽本人来说,除了威振一时,却没有多少好处 。
【刘邦是如何把握三次历史机遇,成为汉高祖的?】网络配图
这时的刘邦全力西进,用张良计,派郦生、陆贾往说秦将,以金钱收卖,趁机袭武关,破之 。又与秦军战于蓝田南,加上布置疑兵的旗帜,诸所过不得掠虏 。秦人高兴,秦军解除,又趁机大破之 。续战其北,大破之 。乘胜,一一突破 。汉元年十月,刘邦先于各诸侯到达霸上 。此时,赵高已杀秦二世,立子婴 。子婴素车白马,颈系丝带,封皇帝玺符节,降于轵道旁 。诸将欲杀秦王,刘邦止,说:“开始怀王遣我,就是因为我能宽容人;况且人家已经投降,又杀之,不祥 。”乃以秦王为属吏,遂西入咸阳 。
刘邦听从樊哙、张良的计策,封秦重宝财物府库,仍旧驻扎在霸上 。随立刘邦在霸上召集诸县父老豪杰会议,说:“诸位父老被秦害苦了,也害久了,凡是诽谤者就要被杀头,偶尔有骂秦朝的也被杀于市 。我与诸侯约定,先入关者为王,吾当做关中王 。现我与父老约法三章: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 。我尽除秦法 。诸吏人皆在原岗位办事 。我所以来关中,是为父老除害,非为侵暴,不要害怕 。吾所以还军霸上,是等待诸侯来而制定治国的法律 。”
刘邦的上述做法,对于他最终夺取全国政权至关重要 。第一点做法还军霸上,表面上看是妥协退让 。因为当时项羽的势力强大,刘邦远不是项羽的对手,如果不退让,固守咸阳,那就明摆着成了项羽的死敌 。项羽以“破釜沉舟”的勇气要攻下刘邦固守的咸阳是不在话下的 。如果那样,刘邦夺取全国就是一句空话 。实质上智者退一步,是为了进两步,乃至更多步 。第二点做法是召开会议,这个会议首先表明,当王关中的应是我刘邦,而不是别人 。王关中,我刘邦才是名正言顺的,别的都是邪门歪道 。没有这个宣传,人们就不知道这个约定 。这个约定也就不能传到三秦地区,不能传到全国,不能传到二千多年后的今天 。还会以为刘邦是非正义的 。宣传的力量不可低估 。关于约法三章,既是刘邦公开的统治方略,又是赢得民心的良方 。
网络配图
这一次入咸阳,虽然刘邦没有能王关中,但影响力下去了 。在关中地区,好口碑对于刘邦十分重要 。关中地区是京畿地区,对京畿的影响力就是对全国的影响力 。对比秦朝的残暴统治及即将到来的项羽的统治,三秦的父老乡亲却是盼望着刘邦这样一位好君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