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王室东迁之后,势力一落千丈,诸侯不再听从天子的命令,不再朝觐和纳贡 。到了周平王的孙子周桓王继位的时候,郑国的郑庄公不服,不去朝觐,于是周桓王带领周军及陈国、蔡国、虢国、卫国四国部队讨伐郑国,结果郑国部队力挫联军,周桓王战败,最惨的是他还被郑国大将一箭射中肩膀 。小弟造反不能惩治,反而被修理了一顿,老大的威信自然一落千丈 。从此周天子只是名义上的天下共主,各诸侯不再把他当回事了 。稍后,各路诸侯纷纷崛起,为了夺得更多的土地和人口,拉开了春秋争霸的序幕 。
第一个起来称霸的是齐桓公 。公元七世纪前期,齐桓公任用管仲为相,进行改革 。管仲又名夷吾,这个家伙从小品德不太好,打仗的时候人家都是往前冲,只有他往后跑,他总是以家有老母自己又是独生子为借口,对自己的逃兵行为进行解释 。就连跟朋友一起做买卖,他也老算计人家 。这个人是一个特别务实的人,为了达成自己的目的,没有什么思想包袱可以限制他 。
管仲尤其反感漫无边际的高谈阔论,他在相齐的时候,有一句特别精彩的论断:“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这段话对于今天的中国很有现实意义 。用我们的话讲,你得先抓物质文明,然后再抓精神文明 。穷山恶水,泼妇刁民,必然是相辅相成的 。相反物质越富裕的地方,精神文明程度也就越高 。齐国秉承着管仲的务实精神,加上地理位置良好,背靠大海,尽享渔盐之利,齐国很快就做大,成为诸侯各国中实力最强的国家 。
齐桓公甚至建立起一支多达30000人的常备军,按照以前的规定,诸侯国的军队规模不能超过7500人,而周天子自己的部队规模也不过才有35000人 。所以可想而知,其他国家哪里是齐国的对手,但是齐国要想对外扩张,也不能师出无名,所以就提出了一个口号:“尊王攘夷” 。
当时中原各国处在混战状况,觊觎中原已久的少数民族政权蛮、夷、狄、戎勾结起来,对华夏文明构成严重威胁 。史书记载当时是“蛮夷与戎狄交,中国不绝若线”,华夏文明,命悬一线!当时的华夏文明应该说是比较先进的,汉族的定居方式已经确立下来,农耕文明达到一定水平,同时我们还有自己的文字语言,这些都是蛮、夷、狄、戎所不具备的,如果这个时候华夏文明遭到灭绝,那么对于整个人类文明来说都是不可估量的损失 。所以这个时候谁能够站出来保卫华夏文明,谁就是保卫了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保卫了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保卫了当时中原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
民族的发型
管仲高举尊王攘夷的大旗,使得齐国一下子占据了道义上的制高点,齐桓公出动大军先是打退了山戎对邢、卫两国的侵扰,救邢存卫,在诸侯中威望大增 。其后,面对楚国南蛮的北向扩张,齐国再度出兵会合中原国家的军队共同伐楚,解除了少数民族政权对中原地区的威胁 。公元前651年,齐桓公葵丘会盟,周天子都派人来参加这个会盟,承认他的地位,使他成为春秋时期诸侯各国公认的第一个霸主,齐国也正式成为第一个称霸的国家 。
后来的孔子孔圣人,充满深情地讲:“管子相齐,九合诸侯,一匡天下,民至于今受其赐 。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 。”意思是我们老百姓到今天都受到管仲的恩赐,如果没有管仲的话,我们就要被少数民族、游牧民族同化了 。披发左衽是少数民族的服饰发式特点,披发就是披着头发,重环垂耳;左衽就是他们穿的衣服是左边压右边 。中原汉族人穿衣服是右边压左边,其实哪边压哪边都无所谓,但在中国古代,这个服装发型要一变,就意味礼制的崩坏,意味着国家要灭亡,道统要灭绝 。这就是头可断,发型不能乱的原因 。
- 齐桓公读音是啥 齐桓公读音
- 齐桓公姓什么齐桓公如何获得管仲帮助
- 辅佐过三代皇帝:孝庄皇后也是个风流的女人
- 齐桓公管仲鲍叔是哪本书 鲍叔荐管仲的故事
- 写齐桓公如何写标题 这样写不会出错
- 齐桓公管仲鲍叔牙人物特点 齐桓公管仲鲍叔牙都是怎样的人物
- 鲍叔牙管仲齐桓公作文 鲍叔牙管仲齐桓公作文范文
- 齐桓公是一个怎样的人作文 齐桓公是一个怎样的人范文
- 关于管仲公鲍叔的作文 关于管仲公鲍叔的作文范文
- 鲍叔牙为管仲做了哪三件事 鲍叔牙为管仲做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