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过年风俗 过年风俗( 五 )


备年货由来是在古代交通不方便,物资比较缺乏 。为了一年一度的春节欢乐,家家户户在节前10天左右准备年货 。年货包括鸡鸭鱼肉、茶酒油酱、南北炒货、糖饵果品,都要采买充足,还要准备一些过年时走亲访友时赠送的礼品 。小孩子要添置新衣新帽,准备过年时陪山液穿 。
古时人们把办年货叫赶集,就是大家约定俗成地在固定时间、固定场所进行的贸易活动的俗称,年集是一年中规模最大参与人数最多的一次,一般在旧历新年前腊月二十五 。中国人几千年来总把过年当做件大事 。过年之前要作很多准备,要买很多东西,吃的、用的、穿的、戴的、耍的、供的、干的、鲜的、生的、熟的,统名之日“年货” 。
?春节的习俗之二:祭灶神?
腊月二十三祭灶神,来自一个民间传说 。传说古代的时候,一对老夫妇仅有一子,两人视儿子如掌上明珠,十分疼爱 。但因家中贫困,无以湖口,只得忍痛让儿子到煤矿去挖煤 。
儿子久去不归,老人格外想念 。这天,老太婆嘱老汉到煤矿看看 。路上,老汉遇到一个光脚片的同路人,两人越走越熟,相处十分融洽 。闲谈之中,老汉得知光脚片是受阎王指使,来矿上收回一百名矿工 。老汉心急如焚,乞求光脚片留下自己的儿子 。光脚片慷慨应允,嘱他不要告诉别人 。见了儿子,老汉佯装害病,儿子侍奉左右,一直无法下井 。不久,煤矿出了事故,老汉赶忙把儿子领回家里 。
转眼三年过去了,这年腊月二十二夜里,老汉想起当年的风险,忍不住对老伴说了 。谁知此话被灶君听走了,二十三晚上,灶君上天后,对玉帝讲了这件事 。玉帝恼羞成怒,立即惩罚了光脚片,并收走了老汉的儿子 。
为此,每到腊月二十三这天,人们敬灶君吃灶糖,希望他到天宫后,不要再搬弄人间是非 。久而久之,人们都在腊月二十三祭灶来过“小年”,祈求来年平安和财运 。
?春节的习俗之三:贴春联?
据说贴春联的习俗,大约始于一千多年前的后蜀时期,这是有史为证的 。此外根据《玉烛宝典》,《燕京岁时记》等著作记载,春联的原始形式就是人们所说的“桃符” 。
在中国古代神话中,相传有一个鬼域的世界,当中有座山,山上有一棵覆盖三千里的大桃树,树梢上有一只金鸡 。每当清晨金鸡长鸣的时候,夜晚出去游荡的鬼魂必赶回鬼域 。鬼域的大门坐落在桃树的东北,门边站着两个神人,名叫神荼、郁垒 。如果鬼魂在夜间干了伤天害理的事情,神荼、郁垒就会立即发现并将它捉住,用芒苇做的绳子把它捆起来,送去喂虎 。因而天下的鬼都畏惧神荼、郁垒 。于是民间就用桃木刻成他们的模样,放在自家门口,以避邪防害 。后来,人们干脆在桃木板上刻上神荼、郁垒的名字,认为这样做同样可以镇邪去恶 。这种桃木板后来就被叫做“桃符” 。
到了宋代,人们便开始在桃木板上写对联,一则不失桃木镇邪的意义,二则表达自己美好心愿,三则装饰门户,以求美观 。又在象征喜气吉祥的红纸上写对联,新春之际贴在门窗两边,用以表达人们祈求来年福运的美好心愿 。从此贴春联的习俗就流传下来 。
?春节的习俗之四:包饺子?
大年三十包饺子,是中国北方广大地区民间过年最重要的习俗之一 。年三十的饺子,由于是节日的重要内容,所以,还规定了许多规矩和约定俗成的习俗内容 。这些习俗都是为了配合过年的气氛需要 。
在包饺子时,人们常常将金如意、糖、花生、枣和栗子等包进馅里 。吃到如意、吃到糖的人,来年的日子更甜美,吃到花生的人将健康长寿,吃到枣和栗子的人将早生贵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