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千年前的古人洗澡洗出的那些事令人脸红!

现代人洗澡可以用各种各样的洗发水与肥皂,洗澡成了随心所欲消遣休闲的一种娱乐活动,那么几千年前的古代,古人是如何洗澡的呢?
古人把洗澡称为沐浴,按当时甲骨象形文字的图案来看,沐是一个人举着一个木盆,而浴则是一个人坐在一个器皿里 。由此可见,沐在古代是洗头发的意思,浴则是洗身子之意 。
西班牙媒体前几天公布了关于洗澡次数的全球调查,各国的卫生习惯差异“令人忧虑”,中国是最“不爱洗澡”的国家之一 。
实际上,在整条历史长河中看,不常洗澡的人们最主要的理由恐怕还是气候适宜,不需要频繁洗澡,以及能源、水源等客观限制 。
关乎礼仪——祀神祭祖前沐浴净身
早在一些殷墟出土的甲骨文中,就有一些洗脸、洗澡的文字 。这是目前我国古代最早的关于沐浴的记载 。
在商代的王墓中还出土了盥洗用具 。当时沐浴是一种礼仪,跟祭祀有关 。

西周时期的沐浴礼仪逐渐成为定制,沐浴并不是单纯的洁净身体,更重要的是被视为隆重礼仪的先奏,祀神祭祖之前都要沐浴净身,表示内心洁净虔诚 。
在等级比较森严、儒家文化盛行的古代封建社会,洗澡被赋予了更深的道德文化意义,“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在古代洗澡不仅仅是祛除身体上的污垢,更是洗净心灵的污垢 。
洗澡过程——复杂严谨,科学有序
至于如何沐浴,古代也是有规定的,并不是像我们今天这样想洗就洗 。
要准备两条毛巾,细的擦上身,粗的则擦拭下身;出浴盆后要站在草席上再用热水冲洗一遍,然后穿上衣服和鞋子,而后喝点东西以暖胃口 。从这个过程看来,显得科学而有序 。
要每五天烧温水为父母洗一次澡,每三天烧一次温水为父母洗一次头 。这期间如果父母脸上脏了,也要用淘米水为父母洗干净,如果是脚脏了,则还是用温水洗干净 。
如果有客人来访,首先要提供客人三天洗头一次,五天洗澡一次的环境,这样才显得尊重 。
沐浴习俗——洗完还可品茶食果
宋代商品经济高度发展,公共浴池逐渐发展成了商业性的沐浴行业 。浴堂行业被称为“香水行” 。
这个行业到了元朝发展更为迅速 。因为蒙古人自古有洗冷水浴的习俗,所以当时还有很多澡堂可以提供冷水浴 。
明清时期,扬州富商云集,休闲享乐的饮食文化和沐浴文化相当发达 。在这些浴室里,除了有人给搓背修脚以外,沐浴完毕之后还可以品茶,食用时鲜果品,十分惬意 。
场所讲究——浴堂多会引用温泉水
在某些情况下会有很多人一起洗澡,因此就产生了人工浴池 。
早期的人工浴池大部分都修建于皇宫和寺院,因为那里的人比较多 。
魏晋南北朝佛教兴盛,浴池的建造也与佛教紧密相连 。
当时的浴堂仍然都是引温泉水 。说起温泉,不得不提到位于陕西省西安市的华清池 。从周到唐的历代统治者,都视这块风水宝地为他们的行宫别院,大兴土木建造温泉宫殿 。白居易 “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的诗句,不禁使人遥想当年杨玉环出浴时“侍儿扶起娇无力”的媚态 。
洗澡假期——休沐
汉代出现了“休沐”,就是说官员们上了五天班之后,能专门休一天假来洗澡 。
汉代时期,政府还有专门为洗澡而设定的假日,时隔五日一假,这天所有的官员都回去洗澡沐浴 。“五日一假洗沐,亦曰休沐 。”
连洗澡都有假期,加班狗们要哭啦!
用具演变——从泥土到传统香皂

泥土——最原始、最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