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不能自由迁徙的几个朝代,其根本原因是什么

一、
公元前33年,汉元帝和群臣在朝堂上争吵得异常激烈 。原来是臣服于汉王朝的匈奴呼韩邪单于上书称,愿意为天子守边,请皇帝裁撤上谷郡到敦煌郡之间的要塞,复原戍卒,好让百姓得以休养生息 。
此时的匈奴早已不是当时那个不可一世的匈奴了,经过汉武帝的不断打击,又遇上了连年的天灾,更有内斗,匈奴分裂为了南北两部分 。三年前,北匈奴首领郅支单于被汉军所杀,而呼韩邪单于所率领的南匈奴则选择了臣服汉朝,成了汉朝北方的藩属屏障 。
所以很多大臣都认为呼韩邪单于的这个建议是衷心的,可以接纳,唯有郎中侯应一人不同意 。他认为叛服不定是所有藩属臣国的天性,一旦汉王朝衰弱,没有了戍卒守卫的边关,势必会给匈奴或者其他民族有可乘之机,为此还列出了十个理由 。
【中国历史上不能自由迁徙的几个朝代,其根本原因是什么】不过这十条理由中,除六条是说防御外敌外,还有四条是说边塞的戍卒一旦撤掉,属国移民、沿边各地的奴仆婢女、官府通缉的犯人、历年来投降匈奴将士的亲属,和可能就逃到境外了 。此时的汉朝虽然强大,但社会管控严格,自然灾害频发,仅汉元帝上位的第一年,就有数万人逃亡到了匈奴 。
在听了侯应的观点之后,汉元帝很快就否定了呼韩邪单于的这个请求 。
二、
六百多年后,历史的车轮来到了大唐贞观年间 。
高僧玄奘希望能西行求法,却没得到太宗皇帝的批准,于是开始了偷渡出国 。十多年后,当他带着经书回来时,却停在了玉门关外不敢归国 。他给太宗皇帝写了封信,对自己十多年钱没得到许可便擅自出国西行表达了忏悔,并将此次求法的所有功劳全部归功太宗皇帝,以求其谅解和支持 。
我们知道,盛唐是一个以开放著称的时代,它以博大的胸襟面对着整个世界 。可是从这里我们不难看出,即便如此,王朝的百姓依旧不能自由迁徙,不能擅自离开自己的国家 。
三、
又过了一千多年,来到了1740年的乾隆时期 。当时荷属东印度当局在爪哇的巴达维亚(今雅加达)屠杀了两万多华人 。因事发地点之一为城西一条名为红溪的河,所以称为“红溪惨案” 。
荷兰及殖民当局担心清政府会采取报复行动,于是就派人来进行说明和道歉 。结果你猜乾隆皇帝怎么说?他将这些擅自离开故国,在异国他乡讨生活的华人视作“天朝弃民”,认为他们是“自弃王化”,遭到屠杀,“事属可伤,实则孽由自作” 。
这些华人为何要到海外去谋生活?难道他们不知道背井离乡的痛苦和不易?他们需要养家糊口,需要发家致富,而这在当时管束严厉的国内是无法实现的 。结果一个小小的致富愿望却让他们成了“天朝弃民”,让他们在遭受异族屠戮的时候完全得不到祖国的保护,甚至是些许的同情 。
因为,在统治者眼里,他们逃离了统治,也就是背叛了祖国 。
四、
统治者习惯于将治理国家的方法称作是“驭民之术”,认为自己是在“代天管理百姓”,可实际上呢,他们不过是将百姓当做了驯服的牛羊 。
统治者试图以强权管控整个社会,每一个人 。这种思维模式实际上是将当权者推到了民众的对立面,而在皇帝就是国家的时代,国家便无法和民众形成利益的共同体 。于是乎,历史上“国不知有民,民遂不知有国”的悲剧就开始频繁地轮番上演了 。